约1224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卷七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8页,全卷满分10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25分)近日,班级开展“文都。春日繁华”春季主题活动,你和小语一起参与活动,完成下面的任务。
寻春花 踏春景
1. 用古诗文原句填空,第(4)空填写作者。
在春天,遇见美好 诗句 出处
折杨柳 草长莺飞二月天,(1)__________。 高鼎《村居》
听玉笛 (2)_______,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踏春草 杨花榆荚无才思,(3)__________。 (4)______《晚春》
戴面饰 当窗理云鬓,(5)______________。 《木兰诗》
捎口信 马上相逢无纸笔,(6)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望明月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答案】 ①. 拂堤杨柳醉春烟 ②. 此夜曲中闻折柳 ③. 惟解漫天作雪飞 ④. 韩愈 ⑤. 对镜帖花黄 ⑥. 凭君传语报平安 ⑦. 深林人不知 ⑧. 明月来相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拂、堤、柳、醉、愈、帖、凭。
揽春书 浸书香
“世界文学客厅”位于紫金山余脉古鸡笼山下东南角,你màn(A)步其中,只见起承转合间尽显一片匠心。主楼展馆背倚北极阁,门上是一幅六朝松图,似从千年之前穿越而来;向上望去,外墙石板如竖排古籍书页,绢黄色古书般的墙面仿佛刚从纸页上拓下,显得典雅古拙(B);随着夜幕垂下,投影墙面的诗文恰如一位读书人在“翻页”,让人引颈驻足,想一直读下去;而在外墙廊下支撑的绿色钢柱,如根根挺拔绿竹,尽显文人风骨……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南京千年文脉的源起;在这里,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文学与生活的融合。
2. 按要求注音或写汉字。
A màn( )步 B.古拙( )
3. 根据上下文,补充完成横线上的内容。
4. 语段中加点词“你”“从”“刚”“而”的词性分别是( )
A. 代词 副词 介词 连词
B. 名词 副词 介词 连词
C. 名词 介词 副词 连词
D. 代词 介词 副词 连词
【答案】2. ①. 漫 ②. zhuō
3. 你可以探寻南京文学创作的辉煌 /你可以穿越南京文学的前世今生/你可以体会南京文学作品的魅力 4. D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漫步:màn bù,指悠闲地随意走。
古拙:gǔ zhuō,古雅质朴。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补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考点,补写的句子内容来源于文本,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补写句子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过渡);既要内容上符合语言环境,也要句式上符合语言特征。本题结合上下文,围绕“文学文艺”进行拟写即可。
示例:你可以领略到南京文学的博大精深;你可以品味到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你可以沉浸在文学的艺术氛围中。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性。
“你”:代词。在这里,“你”作为第二人称代词,用于指代听话人或读者,使得叙述更加亲切和直接。
“从”:介词。在这里,“从”表示起点或来源,引导出一个时间或空间的起点。
“刚”:副词。在这里,“刚”用来修饰动词“拓下”,表示动作或情况发生不久,有“刚刚”的意思,强调墙面如同刚刚从纸页上拓下来的新鲜感和真实感。
“而”:连词。在这里,“而”用于连接两个句子或短语,表示它们之间的并列、转折或承接关系。
故选D。
游景点 品文韵
清风庭院深,花开海棠春。莫愁湖海棠花陆续开放。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