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930字。
山西省太原市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上午8:30-11:00)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与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 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典之美(27分)
(一)
1.体味古典之美,需要丰厚对古诗文的积累。请在下面表格画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原句。
角度 内容 出处
描写 秋风萧瑟,(1) 曹操《观沧海》
(2)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抒情 停杯投箸不能食,(3) 李白《行路难》
(4)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喻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5)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言志 (7)“ , ”表达了全军将士誓死报国的雄心壮志。 李贺《雁门太守行》
(8)“ , ”以“落红”的形象表达了薪尽火传、泽被后人的使命感,成为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 龚自珍《己亥杂诗》
2.《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中的一首。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这首诗体现了他“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
B.“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用外貌描写刻画了老人常年遭受烟重火燎、疲惫憔悴的悲苦形象,突出卖炭翁的老迈与艰辛,进一步说明炭来之不易。
C.“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细致刻画了老人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写出了卖炭翁的艰难处境,表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
D.“把”“称”“叱”“牵”这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刻画出他们骄横跋扈、趾高气扬的形象;“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写出宫使的吝奋刻薄的嘴脸。
(二)
某班举行以“古典人格的闪光·探寻君子之道”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乙)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君子的表现]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填空。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的是君子要有在遭遇别人的不理解和误解时能做到不 的修养。
(2)“不蔓不枝”是说莲不随意 ,喻指君子绝不攀附权贵,具有独立的人格。
4.[君子的境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
(2)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翻译:(莲)洁净地挺立在那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