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24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研
八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注意事项:
卷面总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所有考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的规定区域内,题号 对应,否则不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 阅读下列鉴赏文字,按要求答题。
初中生活史即是阅读史,每一次阅读都成为初中这首诗里美丽纷飞的章节。阅读,可以让我们欣赏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和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阅读,可以让我们了解草长yīng飞、大雁迁xǐ的事理;阅读,可以让我们追溯古人的情思,使自己的心灵受到美的熏táo和感染……让我们以书籍为砾石,阅读为脚印,来铺垫人生的闪光之路。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选项)。
①溯_______(A.sù B.shuò) ②砾__________(A.lì B.lè)
(2)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埴写汉字
草长yīng( )飞 迁xǐ( ) 熏táo( )
(3)在语段括号内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_________。
【答案】(1) ①. A ②. A
(2) ①. 莺 ②. 徙 ③. 陶
(3);(分号)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1)追溯(zhuī sù):比喻探索事物 由来。故选A;
(2)砾(lì):小石,碎石。故选A。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1)草长莺飞(cǎo zhǎng yīng fēi):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2)迁徙(qiān xǐ):意思是迁移、搬家;为了觅食或繁殖周期性地从一地区或气候区迁移到另一地区或气候区;
(3)熏陶(xūn táo):喻指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结合“阅读,可以让我们欣赏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和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阅读,可以让我们了解草长莺飞、大雁迁徙的事理”“阅读,可以让我们追溯古人的情思,使自己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可知,三个句子形成排比句,因此其间使用分号表并列关系。
2. 阅读古诗文,可以感受四季之美、自然之趣,请你补全下面对话。
小文:诗文可绘景。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我们感受到“①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的烟波浩渺;读《登高》,我们感受到“②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深秋萧索;读《桃花源记》时,感受到“芳草鲜美,③___________”的春意盎然;读《蒹葭》时,我们感受到“蒹葭萋萋,④__________”的秋意瑟瑟。
小语:诗文可寄情。同样是歌咏爱情的诗篇,“窈窕淑女, ⑤__________” 开朗乐观,表明热切的追求;“⑥_________,悠悠我心”缠绵悱恻,表达了相思之苦。
小文:诗文还能寓理。小语即将转校,她舍不得朝夕相处的同学,我们可以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安慰她“⑦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 ”,即便她在别的学校,我们依旧是朋友!
【答案】 ①. 气蒸云梦泽 ②. 无边落木萧萧下 ③. 落英缤纷 ④. 白露未晞 ⑤. 君子好逑 ⑥. 青青子衿 ⑦. 海内存知己 ⑧. 天涯若比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蒸、萧、缤纷、晞、逑、衿、己、涯”等字词容易写错。
3. 小秦和你分享了《诗经》的文学常识,你发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先秦时叫做《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列为“五经”之一。
B.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性质分为赋、比、兴三类。
C. 《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上下句和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更换几个字。
D. 《诗经》中的诗多是四字一句,两字一顿,还常用双声叠韵词,很有韵律感。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B.“风、雅、颂”是按所配乐曲性质划分的,“赋、比、兴”则是《诗经》中所使用的手法。
故选B。
(8分)综合性学习。
4. 八年级开展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诗分类】春天是四季中最惹人情思的季节。走进古诗苑,你会收获许多咏春的佳句。请你在以下诗句中,选出两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 )( )
A.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独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