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80字。
盐城市初级中学2024年春学期八年级语文第9周读写练习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22分)
【甲】
渔翁
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①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②云相逐。
【注】①欸(ǎi)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②无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云无心而出岫”句,一般是表示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
【乙】
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①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阃奥②。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箭,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③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④耶?
(节选自《石涧记》)
【注】①亘:横贯。②阃(kǔn)奥:也写作“壶奥”,指内室深处。阃,内室,闺门。③胡床:也称“交床”“交椅”,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④践履:踪迹,行迹。
【丙】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任务一:品味词语之妙】
1.(3分)【甲】诗第四句中“绿”字极妙,请赏析。
【任务二:疏通文言大意】
2.(4分)阅读【乙】文,根据方法提示或文言现象,解释加点字。
方法提示或文言现象 解释文言加点字
课内迁移法: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1)石渠之事既穷:
词类活用:处处志之。 (2)民又桥焉:
成语解词法:天涯海角 (3)达于两涯:
联系语境法 (4)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
3.(2分)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其 水 之 大 倍 石 渠 三 之 一 亘 石 为 底
4.(4分)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任务三:探究游记写法】
5.(3分)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后世影响深远,根据提示完成“游记写作要素探究表”。
探究一 【乙】文:“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
【丙】文:“从小丘西行”“下见”“坐潭上”。 要素一:
(1)
探究二 【乙】文中“(2) ”一句和【丙】文中“如鸣珮环”都用比喻写出了水声的悦耳动听;
【乙】文中的“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阃奥”和【丙】文中的“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又都写出了岸边石头的不同形态…… 要素二:多角度描写景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