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37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习力调研
  七年级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并用2B铅笔填涂相应位置。
  3.试卷答案必须用2B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涂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擦掉或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涂写上新的答案;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一、积累运用(共3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功勋(xūn)     校补(jiào)      独裁(cái)       酣然入梦(gān)
  B. 污秽(huì)     憎恶(wù)       救济(jì)        鞠躬尽瘁(cuì)
  C. 殷红(yān)     呜咽(yān)      豁亮(huò)      迥乎不同(jiǒng)
  D. 亘古(gèng)    可汗(kè hán)    自矜(jīn)       仰之弥高(mí)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 酣然入梦(gān)——hān;
  C. 呜咽(yān)——yè;
  D.亘古(gèng)——gèn;
  故选B。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奠基    署名    热情澎湃    深霄灯火
  B. 震竦    默契    悬崖峭壁    当之无愧
  C. 愧怍    灌输    言外之意    刮目相待
  D. 取缔    典藉    家喻户晓    奋不顾身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深霄灯火——深宵灯火;
  B.震竦——震悚;
  D.典藉——典籍;
  故选C。
  3. 有关下面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数千年来,那些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人们,用臂膀筑起一道道屏障,谱写了无数壮丽诗篇。②他们无时无刻都在提醒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③读(   )的《老山界》,我们感受到红军战士坚韧的精神;读(   )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狂澜万丈的气势;读(   )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感受到志愿军战士淳朴和谦逊的气质。④他们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魄令我们感动。⑤家国情怀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凝成至死不懈的民族精神,升华为中华逐梦的不竭动力。
  A. 文段①②④句中加点的“为” “都”“和”分别是介词、副词、连词。
  B. 文段中画横线的第②句有语病,可以把“无时无刻”改为“时时刻刻”,也可以把“无时无刻”后面的“都”改为“不”。
  C. 文段中画曲线的第③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D. 文段第③句中的括号内应填的作者依次是光未然、魏巍、陆定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
  D.有误,《老山界》作者是陆定一,《黄河颂》作者是光未然,《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是魏巍;
  故选D。
  4.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算一次,要一个多月,算九次,要花费一年多时间,常常工作到天亮。
  ②每当过度疲劳、思维中断时,他都着急地说:“唉,一个太阳不够用呀!”
  ③那时,由于条件艰苦,同志们使用算盘进行极为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
  ④作为理论部负责人,邓稼先跟班指导年轻人运算。
  ⑤为了解开原子弹的科学之谜,在北京近郊,科学家们决心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研制出我国的“争气弹”。
  A. ⑤④①③② B. ⑤③①④② C. ②⑤④③① D. ⑤④②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2、是否呼应。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3、是否协调。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此题通读五个句子后就会发现,⑤是介绍整个事件的原因、背景等,要排到最前面;①“算一次,要一个多月,算九次,要花费一年多时间”的语意紧承③的“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运用排除法,可确定答案为B。然后通读排列后的语段进行验证。
  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