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690字。
鄂尔多斯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调研考试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座位号等信息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本题包括1~7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万里绿色长城图》以山为骨、以水为脉、以绿为底、以文铸魂,全景式、立体化地展现了内蒙古的草之茂、林之郁、水之秀、土之沃,充分彩显了新时代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西卷从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金色胡杨开启,描绘出生趣盎然又充满历史厚重感的苍茫大地。驼铃声声的阿拉善深处,古庙宇静静地矗立在沙漠中;兴安岭上兴安盟,红色纪念馆珍藏着历史的记忆;绵延起伏的大青山深处,特色小镇在苍松翠柏间若隐若现;现代城市中穿梭的高铁,气势凌人铺陈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在蓝天绿草间尽情驰骋。
画家们将内蒙古的历史感与现代感巧妙地嵌入作品中,将现实图景与艺术创造完美融合。《万里绿色长城图》,用一幅卷轴凝聚了内蒙古各族儿女的绿水青山梦,抒发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祖国北疆亮丽内蒙古未来美好愿景的祝福。
1.(2分)文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嵌(qiàn) B.矗(zhù) C.梭(suō) D.卷(juàn)
2.(2分)文中面横线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弛骋 B.丰硕 C.生趣盎然 D.苍茫大地
3.(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彰显 B.融合 C.若隐若现 D.气势凌人
4.(3分)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古歌谣《击壤歌》《蜡辞》吟唱出先民的劳作方式和消除自然灾害的祈望,自《诗经》始历代都有反映民生疾苦的悯农作品问世,诗人们也在“归去来”的想象中找到了人生的平衡点,抵达了生命的澄激。可以说______,持续为培养民族感情提供丰厚滋养。
A.农事的、精神的、社会的三重空间交织,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内容和外在张力
B.农事的、社会的、精神的三重空间交织,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内容和外在张力
C.农事的、精神的、社会的、生命的四重空间交织,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内容和外在张力
D.农事的、社会的、精神的、生命的四重空间交织,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内容和外在张力
5.(3分)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用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悲壮的战斗场面。
B.《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是中国古代文学和史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1934年鲁迅针对中国人民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力受影响现状写的小说。
D.撰写演讲稿要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等,以此来确定演讲的主题、内容和语言风格。
6.(10分)默写(请用正楷字书写)
(1)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3)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峰回路转,____________,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明月人格化,寄托自己离愁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富贵不能淫》中阐释大丈夫行为操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分)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近日,鄂尔多斯市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光伏长城”工程正式启动,新技术给沙漠戈壁带来新机遇,将广袤沙漠变成光伏蓝海,实现立体化治沙模式,绘就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宏图。为此,有人撰写了一副对联来歌颂这一重要举措。
上联:戈壁成绿洲,林草建设创造生态奇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