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830字。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研墨需加清水,若水中混有杂质。则磨出来的墨就不纯了。②柳公权有所谓的“心正则笔正”,磨墨也是如此。③墨_______偏斜,_______不雅观,磨出的墨_______不均匀。④磨黑时,用力过轻,速度太缓,浪费时间且墨浮。⑤用力过重,速度过急,则墨粗而生昧(mèi昏暗),色亦无光。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指按推用力”,轻重有节,切莫太急。⑦墨的浓度宜适中,随磨随用。⑧墨的使用方法正确将更能体现书画作品的神彩。
1. 语段共⑧句,其中有一处句末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
第__________句中的句号应改为__________号
2. 第⑧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
“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3. 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因为 所以 因而 B. 只要 就 才
C. 既然 就 都 D. 若 既 也
4. 下列四个成语中“墨”字与其他三个含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骚人墨客 B. 胸无点墨 C. 墨守成规 D. 不通文墨
【答案】1. ①. ④ ②. 分
2. ①. 彩 ②. 采 3. D 4.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这个语段是关于研墨的注意事项,共有8句话。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是第④句。原句中“用力过轻,速度太缓,浪费时间且墨浮”与“用力过重,速度过急,则墨粗而生昧,色亦无光”是并列的两种情况,中间应该使用分号进行分隔,而不是句号。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神彩——神采:精神和风采、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指景物或艺术作品的神韵风采。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关联词运用。
根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可知,第③句中,“墨偏斜”是假设的情况,“不雅观”和“不均匀”是并列的结果。因此,第一空用表假设的“若”,第二空用表并列的“既”,第三空还是表并列的连词“也”;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A.“骚人墨客” 中的“墨客”指的是文人、诗人,这里的“墨”指的是文化和文学;
B.“胸无点墨” 形容人没有学问,这里的“墨”也指的是文化和知识;
C.“墨守成规” 指的是墨翟不轻易改变既定的规则或方法,这里的“墨”指的是古代思想家墨子,而不是文化和知识;
D.“不通文墨” 指不熟悉文化知识,这里的“墨”同样指的是文化和知识;
故选C。
5. 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3)2023年底,班里举行了初中时代最后一个元旦联欢会,主持人在联欢会的三个环节里都引用古诗词,请将其补充完整。
迎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共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祝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答案】 ①. 一鼓作气 ②. 老骥伏枥 ③. 志在千里 ④.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⑤.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⑥. 但愿人长久 ⑦. 千里共婵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注意“作”“骥”“枥”“长”“济”“愿”“婵娟”凳子的正确书写。
二、阅读(45分)
(一)(7分)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