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050字。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代山水诗的成就被确认为中国山水诗发展历程中的第一个高峰期,与山水诗的艺术生命力之持久旺盛有关。而山水诗的艺术生命力,乃诗人之山水诗心的生命力。山水诗心,就其要者而言,不外是对自然山水本身的喜好和“窥情风景之上”从而构想风景诗语的喜好。雅意林壑,性爱丘山,作为一种诗意化的人格风范,已形成超越时代的价值内容。雅意林壑的精神指向的诗意化——对景语诗美的追求,遂亦形成跨越时代而承(chuán)的诗学传统。因此,“第一个高峰”绝不是平原(bá)地而起的突兀奇观,①______层层登攀的渐近壮伟。而在我看来,有必要把“艺术高峰”同时理解为动态观照意义上的“峰群”和静态分析意义上的“峰势”。唐代山水诗的成就,就体现在它是对此前山水诗传统的第一次集大成和对此后山水诗传统的第一次新开拓。所谓集成与开拓,实质就是整合与创变,而这一切,主要是就山水诗的审美质量而言的。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承chuán          ②bá      地    ③窥情          ④突兀     
  2.在横线处填入关联词语:①     
  3.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中“旺盛”是形容词,“艺术高峰”是偏正短语。
  B.画波浪线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C.有了对自然山水的喜好和“窥情风景之上”构想,风景诗语的喜好便可成就山水诗的艺术生命力。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中,诗人曲尽物态,妙写心境,可见其富有山水诗心。
  4.选文中画直线的句子有语序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工整地抄写在下面,不得改变原意。
  5.古诗文默写填空。
  (1)子曰:三人行,           。(《论语·述而》)
  (2)           ,西北望,           。(《江城子·密州出猎》)
  (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是:           ,           。
  (4)描摹“悠然心境”,你会想到陶渊明《饮酒》中的           ,            。
  二、阅读(45分)
  (一)(7分)
  阅读下面的诗与文,完成下面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A 欣然起行    B 念无与为乐者    C 怀民亦未寝    D 但少闲人
  7.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作者的“闲”?
  8.作者描写月光澄澈之景,可谓妙极,请简要分析妙在何处?
  (二)(8分)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州快哉亭记(节选)①
  【宋】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②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③,周瑜、陆逊之所骋鹜,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④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⑤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怒飞热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注】①本文是作者被贬时所作。其兄苏轼当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与之同时被贬黄州的张梦得这时建了一个亭子,苏轼命名为“快哉”,苏辙为之作了这篇文章。②几席:古人凭依、坐卧的器具。③睥睨(pì nì):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④会计:指张梦得管理财务之事。⑤蓬户瓮牖yǒu:用蓬草编门,用破瓮做窗,这里指艰苦的条件。
  9.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