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3990字。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按规定贴好条形码。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论有古代和现代两大系统,概念(或曰“范畴”)也存在着两个系统。由于这两个系统风马牛不相及,故而,作为理论筋骨的概念差异极大,很多概念几乎无法找到融通乃至对应的点。例如,作为古代文论重要概念的“风骨”,现代文论就没有可以与之对应的概念,即便想找一个意涵相近的也很难。至于比兴、文气、应感、气韵等,虽然与现代文论中的概念如隐喻、象征、性格、灵感、风格等意涵部分相近,但通约性也极差,无法找到真正可以衔接的点。这就给人们整体性地认识与评价中国文论带来很大的困难,更为构建中国特色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带来了空前的挑战。
  当下,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古代文论和现代文论已经是中国文论的两个传统,一个是古代文化造就的古典传统,一个是“五四”以来引进的外来文化造就的现代传统。这两个传统之间没有血缘,不存在根本性的传承关系,不仅不能通约,甚至还对立、冲突,主要是因为它们言说的文化背景不一样,面对的文学艺术形式也不一样,因而体系不一样,概念不融通。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成为中国文论的一个难题。
  虽然古今文论是两种没有血缘关系的文论,但现代文论毕竟在中国存在了将近百年的时间,很多概念被长期运用,已经有了一些根基,如艺术真实、艺术形象、典型、风格、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再加上20世纪的西方文论概念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接受美学、叙事学、文学性等,都具备与中国古代文论融会的资本。很多概念是可以互释的,它们能够共同作用于文学批评,推动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设。
  中国文论要发展,真正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必须要实现古代文论和现代文论的融会。现代文论是从外国直接拿来的,没有经过认真改造,直接派上用场,会有很多不适应。例如,今天我们再用阶级性的观念评价古今文学作品会显得可笑,那是因为文学的美是超越阶级的,是人类共同的追求。诸如此类的概念理应抛弃。同时,现代文论还有许多好的东西,如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主导作用,淡化作者的主导性,就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中国古人说的“诗无达诂”,莎士比亚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都是接受美学的观念。这说明,现代文论有许多合理的理论、概念。古代文论和现代文论是可以融会的,在经过完美的融会之后,就会生成一种新的文论,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因此,古今文论的融会,一种重要的途径就是概念的融会。
  深入开展古代文论的理论研究,尤其要对它的概念进行现代阐释。理论研究要求学者以中西文化、文学的宽广视野去阐释古代文论的概念,发掘它们可以与当下衔接的独特意义,并将之运用于现代文学创作和批评。因为概念是理论的筋骨,抓住概念就抓住了最核心的理论。
  现代文论已经成为另一种传统,即新的传统。这一传统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还是有些好的东西值得发扬,比如文学性、陌生化、误读、语言批评、叙事学、阐释学等相对成熟的概念。对西方的概念,必须进行重新阐释、改造,拿来适应中国理论意涵丰富、审美价值较高的概念,舍弃对中国文学批评与审美没有意义的概念。就像南宋的严羽改造佛教的悟(顿悟、渐悟)成为妙悟、兴趣一样,把西方文论的理论、概念改造成为自己的理论、概念。
  自20世纪初以来,很多人都在努力,试图找出中西文论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如王国维试图通过对古雅的研究,找出古雅与西方的优美、宏壮、形式美、艺术美、功利与非功利的关系;试图通过对境界的研究,探究境界与西方的理想、写实、优美、宏壮、主观、客观之间的关系。因此,古雅和境界都成为现代文论概念。钱锺书研究西晋陆机的“应感”,称“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际,来不可遇,去不可止”“已近后世‘神来’,‘烟士披里纯’之说”。“烟士披里纯”即英文inspiration的音译,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灵感。无论王国维还是钱锺书,对中西文论概念的研究并不是比较研究,而是互释,即让中西文论概念可以相互解释、相互申发。因此,对中西文论概念的研究,互释是一种可行的方法。通过互释,着重发掘中西文论概念的可通约的理论内涵,正视其不可通约的合理性存在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美美与共。
  中国文论概念经历了一个奇特的古今之变。这种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它伴随着中国文化发展的沧桑。古代文论的价值是彰显了理论的民族性和审美的独特性,局限是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的文学创作与批评;现代文论的价值是紧跟现代世界的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试图与世界接轨,局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文论有古今两大系统且差异巨大,因而概念无法融通甚至找不到衔接点,这对整体认识与评价中国文论带来困难。
  B.现代文论在中国存在已将近百年,其中很多概念被长期运用,有了一定的根基,已具备了与中国古代文论融会的资本。
  C.对中西文论概念的研究,王国维和钱锺书的方法不谋而合,他们发掘了中西文论概念的通约之处,试图找出中西文论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
  D.古代文论和现代文论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自身的局限性,古今融会才能实现建构中国特色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目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现代文论传统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古代文论不同,它由“五四”以来引进的外来文化造就,并非传承自古代。
  B.因为文学的美超越阶级,所以用阶级性的观念评价中国古今文学作品是荒谬的,这种理念是糟粕,要及时抛弃。
  C.概念是理论的筋骨,抓住核心概念才能抓住最核心的理论,重新阐释古今文论的概念是建构中国当代文论体系的关键。
  D.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国文论概念经历了独一无二的古今之变,古代文论和现代文论只有融会发展,才能实现美美与共。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中西文论都提到“节奏”,朱光潜论中国诗的节奏,集中讨论“顿”,英文诗通过“步”来表现轻重相间的节奏,而法文诗用“顿”来表现略微停顿。
  B.宗白华认为文艺复兴以来,近代艺术给予西洋美学以“生命表现”和“情感流露”等问题,而中国艺术的绘画,则给中国画学以“气韵生动”“虚实”等问题。
  C.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中西概念融会的推动性著作,它激活了一些古代文论概念,使之具有现代意义,朱光潜的《诗论》甚至构建了现代文论的话语体系。
  D.古代文论的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已经取得不小的成就,郭绍虞等人开辟了“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朱自清等人对“诗言志”“赋比兴”等范畴开展了深入研究。
  4.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
  A.
  B.
  C.
  D.
  5.论文发表时,一般会在正文前加一段摘要,以便读者迅速了解文章的关键内容。请为本文写一段摘要,简要说明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意图,不超过120个字,格式不作要求。(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迹
  贾平凹
  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得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
  “月亮进来了!”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