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660字。
2024年春季期期中适应性训练
八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作答无效。
一、积累(21分)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龙既是一个神话传说中的存在,更是中国人的象征和骄傲。
(一)龙的寓意
2月20日晚,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举行2024年炮龙节百龙舞宾州活动,超过100条炮龙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锣鼓声和欢呼声中翻腾起舞,霎时间,炮响连天,烟雾弥漫,令人叹为观止!
宾阳县被誉为“中国炮龙之乡”。宾阳炮龙节是当地汉、壮民族文化融合的民间节庆,寓意祈求风调雨顺,兴旺吉祥。倘使追sù( ),炮龙节至今已有千年历史,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炮龙的材料主要是竹片和纸张。龙头和龙尾由竹篾扎制,用砂纸装裱。龙身由麻绳串联,以龙布装饰。短的龙身有7节,长的有11节,全长30米至40米不等。
目前,宾阳县有炮龙扎制艺人近20人。扎制炮龙是一个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手工活,仅龙头就有1000多个捆绑点,一条炮龙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半个月才能完成扎制。薪火相传,炮龙已是宾阳县一张“舞动”国内外的文化名片。
1. 阅读(一)龙的寓意中的三段文本,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弥( )漫 (2)追sù( )
2. (一)龙的寓意中的三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二)龙的装饰
据统计,北京故宫太和殿内外陈设上,有上万条造型各异的行龙、围龙、蟠龙。在太和殿内,天花藻井、雕梁画栋、门楣窗棂,目光之所及,龙的身影无处不在。太和殿内檐彩画样式,为金龙和玺彩画。太和殿内宝座上方就是著名的蟠龙藻井,正中是一条巨大蟠龙,四周飞腾着16条小金龙,栩栩如生。太和殿居中的6根巨柱上6条巨龙盘旋而上,气势恢宏,神秘庄严,令人震撼!
3. 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1)盘旋: (2)震撼:
(三)龙的传承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每当耳畔响起这首歌,每位漂泊海外、侨居异乡的炎黄子孙都会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1840年列强入室,践踏我山河,屠戮我同胞。我们的龙图腾,被侵略者画成了羸弱病夫,这份屈辱绵延百年,刻骨铭心。在即将快要亡国灭种时,沉睡在龙的传人骨血里的家国情怀终于凝聚喷薄。林则徐虎门销烟,奋力抗英;邓世昌撞击日舰,壮烈殉国;孙中山投身革命,推翻帝制。紧接着“五四”运动的激情、抗日战争的坚守、抗美援朝的悲壮、同抗天灾的共济……每一段历史,都是一段饱含家国情怀的壮丽史诗。
作为龙的传人,今天的我们更应认识到龙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不朽的价值,勇于学习,大胆实践,使龙文化薪火相传,在新时代新征途上大放异彩。
4. 根据对联要求及文段的相关提示,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对联,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横线处。
①大地腾欢万条绿柳舞东风 ②炎黄子孙舍生忘死赴国难
③一元复始迎新岁新岁峥嵘 ④开源节流自力更生兴中华
⑤扬长避短艰苦奋斗展宏图 ⑥中华儿女继往开来铸龙魂
(1)上联:___________ (2)下联:___________
5. 下列从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
A. 每当耳畔响起这首歌,每位漂泊海外、侨居异乡的炎黄子孙都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B. 我们的龙图腾,被侵略者画成了羸弱病夫,这份屈辱绵延百年,刻骨铭心。
C. 在即将快要亡国灭种时,沉睡在龙的传人骨血里的家国情怀终于凝聚喷薄。
D. 作为龙的传人,今天的我们更应该认识到龙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不朽的价值。
【答案】1. ①. mí ②. 溯
2. 震耳欲聋 叹为观止 风调雨顺 薪火相传(写出其中三个即可)
3. (1)盘旋:来回旋转。在此形容巨龙不断迂回绕圈上升。
(2)震撼:震动,摇撼。(意思对即可)
4. ①. ② ②. ⑥ 5.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弥漫:mí màn,意思是充盈,鼓荡; 密布,扬洒; 连绵不断;辽远或漫远;枝蔓多而冗长; 蔓延;烟尘或水雾布满,到处都是。
追溯:zhuī sù,意思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积累。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叹为观止:用来赞叹所见的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
风调雨顺:指风雨及时适量,有利于农业生产。
薪尽火传:(薪:柴)指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流传,也泛指传延不绝。
任选三个作答即可。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释义。
盘旋:回旋往复地绕着圈走或飞。
震撼:一指心灵受到强烈的冲击;二指土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