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6660字。

  江苏省江都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庄子》将哲学意蕴寓于丰富的寓言与意象中。与《庄子》的哲学形态类似,《红楼梦》巨大的哲学意蕴寓于精彩的文学形式与审美形式中。庄子既可称为文学家,也可称为哲学家;曹雪芹也是如此,两者兼得。但迄今为止,曹雪芹还没有庄子幸运,即还没有作为文学家和哲学家被充分认识。在文学史上有《红楼梦》的崇高位置,在哲学史上曹雪芹则一直是缺席者。
  探讨《红楼梦》哲学,首先应注意体现于全书的哲学视角,这是曹雪芹的宇宙观,也是他的哲学观。好的文学作品除了需要具备审美形式之外,还需要有思想,所以作品总是除了艺术性之外又带思想性。但是具有思想并不等于具有哲学,因为思想不一定具备特别的视角,而哲学则一定具有某种视角,即某种特别的观照宇宙人生的方法。这种视角,带有独立价值,甚至带有思想所没有的永恒价值(思想一般只具有时代性、当下性)。没有视角,就没有哲学。视角一变,哲学的形态与内涵就跟着变。《儒林外史》作为一部文学杰作,可以说它很有思想(对科举的批判与对知识分子生存困境及人性困境的思索),但不能说它很有哲学,因为整部作品并不具备哲学视角。《红楼梦》的哲学属性,首先是它具有自身的哲学视角。
  《红楼梦》中有个大观园,而“大观”正是曹雪芹的世界观和哲学视角,我们可称之为大观视角或大观眼睛。所谓大观眼睛,用现代的语言表述,便是哲学性的宏观眼睛,或称没有时空边界的宇宙极境眼睛。《红楼梦》中帮助主人公贾宝玉“通灵”入世的一僧一道,就拥有这种眼睛,即具有天眼与佛眼。《庄子》也把眼睛分为多种,其最高的“道眼”,也是大观视角。《庄子》的开篇《逍遥游》,其大鹏的眼睛,也近似“天眼”“道眼”,从九万里高空上俯瞰人间,便看出“大知”与“小知”的区别。庄子用道观物,正是用大观的眼睛观物,这就打破了世俗眼睛对万有万物的人为分类分割,抵达空物我、泯主客、齐生死的“齐物”境界。
  正因为具有大观视角,所以《红楼梦》才有许多独特的发现。贾宝玉发现世间有两种世界,一个是以男人为主体的浊泥世界,一个是以少女为主体的净水世界。他所努力的是站立在浊泥世界的彼岸,保持“玉”的灵性与真纯。贾宝玉的眼睛不是肉眼,而是天眼、道眼,所以他才能发现一个遍布整个人间而且就在你身边但肉眼看不见的诗意世界,这就是贵族少女和丫鬟们所构成的女儿国。在他的意识与潜意识里,这些诗意生命,正是世界的本体、历史的本体,其重要性连佛陀与元始天尊都难以企及。《红楼梦》之所以是伟大的悲剧,正因为它是诗意生命的挽歌。把最有价值的诗意生命毁灭给人们看,便构成深刻的伤感主义悲剧。
  (摘编自刘再复《(红楼梦)哲学论纲》)
  材料二:
  《红楼梦》是文学艺术,是虚构的小说,它通过描写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叙述故事情节、塑造艺术形象,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和世界观。其中蕴涵着不得入世“补天”转而愤世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的哲学形态类似于《庄子》,将巨大的哲学意蕴寓于精彩的文学形式与审美形式中,折射了曹雪芹自身的宇宙观和哲学观。
  B.思想有时代性、当下性,哲学有独立性、永恒性。《儒林外史》对科举的批判与对知识分子生存困境及人性困境的思索不能说是哲学。
  C.刘再复认为具有思想并不等于具有哲学,所以他只肯定了《红楼梦》里带有独立价值甚至永恒价值的哲学视角,并未对其思想作出评价。
  D.《红楼梦》的哲学是悟性哲学,是悟性渗透在作品艺术语言中的哲学,蕴涵着不得入世“补天”转而愤世嫉俗、通灵超然出世的哲学内涵。
  2.下列关于文中“大观视角”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仅仅用肉眼看人间,而且用天眼、佛眼、法眼、慧眼的哲学性的大观视角去看宇宙,是《红楼梦》的哲学视角。
  B.庄子的用道观物是“大观视角”的一种,依靠这种大观视角,庄子达到了空物我、泯主客、齐生死的“齐物”境界。
  C.贾宝玉具有大观视角,他用天眼、道眼看世界,所以能发现遍布整个人间但很多人肉眼看不见的世界。
  D.没有大观视角,就没有大观哲学,《红楼梦》凭借其具有的大观视角、大观哲学,才拥有了肉眼可见的哲学思想。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中的薛宝钗为她的兄弟薛蟠所做之事而生气、难过。
  B.《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个性色彩鲜明。
  C.《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写下了声情并茂、感人肺腑的《葬花吟》。
  D.《红楼梦》中的贾宝玉醉酒后要撵李奶妈,但最终被袭人劝住。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材料二中指出“《红楼梦》里的哲学思想是贵族性的理想反叛哲学思想”。请从《红楼梦》中举一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雷雨(节选)
  曹禺
  [四凤端过药碗来。]
  鲁四凤  您喝吧。
  周蘩漪  (喝一口)苦得很。谁煎的?
  鲁四凤  我。
  周蘩漪  太不好喝,倒了它吧!
  鲁四凤  倒了它?
  周蘩漪  嗯?好,(想起朴园严厉的面)要不,你先把它放在那儿。不,(厌恶)你还是倒了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