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70字。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阶段性调研
八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校开展“走进郧阳,爱我家乡”研学实践活动。小雨和小文特邀你参与。
①你是汉文化的摇篮,历经了历史的沧桑。汉江河畔,巍巍秦巴铸就了郧阳人不屈的脊梁,A悠悠汉水滋长了郧阳人的坚强与善良,历代风流人物竞写华美篇章。有史以来,你就是卧虎藏龙的地方,无数仁义志士毕生追求自由与解放,两帅百将数次在此浴血沙场,南化打响新中国解放第一枪, 一代哲人杨献珍求真勇气永放光芒。历尽劫难,现代愚公高华堂誓把绿水引山梁,荒山变粮仓。这就是郧阳。
② B一江二桥三镇为你插上经济腾飞。米黄玉招来大批客商,东方圣玉跨海飘洋,C猿人遗址名垂青史,恐龙化石让人无限神往,凤凰灯传承着吉祥,还有那博物馆内千年宝藏文化遗产举世无双。这就是郧阳,一个物产丰饶的地方。
③数千年风云激荡,看今朝万千气象。郧阳木瓜柑桔满山岗,蔬菜瓜果四季香,层层梯田着绿妆,万顷稻田翻金浪。长岭新区厂房林立,蒸蒸日上。龙舟广场游客如织,熙熙攘攘。条条大道通四方,车轮滚滚,商贸繁忙,汉江河道千帆竞发,郧阳新港飞艇溅浪。君可见苍浪山上峰峦叠嶂,九龙飞瀑激越雄壮,虎啸滩里无限风光,龙吟峡里仙女歌唱。绿水绕城廓,长虹卧江波,万顷碧波荡漾。城内四季花飘香,家家户户幸福安康。啊!郧阳,我的美丽家乡!
1.(2分)小雨朗诵了一些抒写家乡的诗文,选出朗读处理不当的一项。
A.她这样读音:河畔(pàn) 风雪载(zài)途 龟(jūn)裂 城廓(kuò)
B.她想读出欢乐的气氛和喜悦的心情,这样处理重音: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C.她想读出打破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那么一股劲”,她这样处理停连(“??”表示停,“∧”表示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D.“啊!郧阳,我的美丽家乡!”小雨读出了陶醉激动、欣慰欢快的感情。
2.(2分)研学的每一天,同学们都有新的认识,请你给“每”分别加上偏旁组成新的汉字,填入相应方框内。
A.□人不倦B.内忧外□C. □而好学D.风雨如□
3.(2分)为了宣传家乡道教圣地武当山,请你帮助小文用下面六个短语补写下联。
上联:仙室插云,西方无量名扬梵地;
下联:
备选词语:北极 悬壁 苍天 至尊 道宫 德比
4.(3分)小文发现文段中划线句A、B、C有语病,请你找出来改正。
A.悠悠汉水滋长了郧阳人的坚强与善良。
B.一江二桥三镇为你插上经济腾飞。
C.猿人遗址名垂青史。
5.(3分)双休日天气晴朗,温度适宜,假如你和家人准备去郧阳龙舟广场游玩,大家正为选择哪种出行方式犹豫时,你说“”。听完你的建议,大家一致决定徒步(或乘坐公交)出行。
6.(8分)品读诗词,深入其中,不禁感叹:“古人的传情达意是多么的含蓄!
《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如《关雎》以“①_______,________。”起兴,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以“②_______”为喻,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古代诗歌善用时空反差艺术表情达意。《子衿》中“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夸张的修辞造成主客观时间的反差,抒发了主人公强烈的感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空间的反差,消弭离别之苦,尽显洒脱旷达之意。《关雎》中的“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小伙子对意中人思念深切,因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式微》中老百姓发出“⑥________,胡为乎泥中”的呐喊。我们伟大祖国有着良好的社会风尚,人们生活安宁幸福,老人小孩各得其乐,可谓⑦_______,⑧_________”(用《桃花源记》中的语句作答)
二、阅读与鉴赏 (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
木瓜
《诗经??国风》
投①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②。匪③报也,永以为好也!
授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授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注】①投:赠送。②琼琚(jū):美玉。下“琼瑶”“琼玖”同。③匪:非。
7.(2分)本诗与《蒹葭》一样都采用了的形式,诗中“投我以木瓜(木桃、木李),报之以琼琚(琼瑶、琼玖)”三章仅二字之差,写出了他人赠予食物,“我”回赠美玉的情形,形成了一种的美感。
8.(2分)这首诗和《蒹葭》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