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40字。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阶段训练
七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卷共6页,24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限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并认真核对考号和姓名。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题,不得使用铅笔或圆珠笔等笔作答。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请按照题目序号在答题卡对应的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卡区域的答案和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2分,1-5题每小题3分,第6题7分)
1.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酝酿(niànɡ) 贮蓄(chù) 和霭(??i) 咄咄逼人(duō)
B. 分歧(qí) 匿笑(nì) 倜傥(t??nɡ) 人声鼎沸(d??nɡ)
C. 粗犷(ku??nɡ) 莅临(lì) 决别(jué) 人迹罕至(h??n)
D. 棱镜(línɡ) 吝啬(sè) 娇媚(mèi) 翻来复去(fù)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明明就是两件事,你怎么可以牵强附会地混为一谈呢?
B. 江苏籍院士钱七虎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作为江苏人,我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C. 宋濂求学的经历说明:学有所成的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勤奋和不求甚解。
D. 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
3.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今年,当壮族“三月三”民歌节与清明节不期而遇而形成的广西独有的小长假到来,广西人民倍感快乐。
B.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C. 报告显示,中国老年人出行以步行为主,且55%的老年人单次走路时长不超过半小时左右。
D.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4.根据语境,将下面各句填入横线,语意连贯流畅的一项是
种枸杞多好啊! 。种枸杞多好!种一季枸杞,四季都有希望,四季都有相思陪伴,四季都不会寂寞。
①现在,相思果一样的枸杞成熟了。娇滴滴,红艳艳,漫山遍野,染透秋光。
②夏天,去看枸杞花儿吧。紫色的小花,密密匝匝,像星子落满山岗。
③在春风中唱着歌儿去采枸杞尖,嫩绿的枸杞芽儿,可焯水凉拌,可文火素炒。
④不久,我们就可以去收枸杞根。纠缠不清的相思都凉了,干了,枯了。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③①④② D. ③②①④
5.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唐代诗人李白借《次北固山下》描绘了青山绿水、旭日东升的江南早春景色,表达了身在异乡的羁旅之情。
B.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望梅止渴”“三省吾身”“七步成诗”等成语都出自于此。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作者是鲁迅先生,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
D. 《秋天的怀念》和《散步》都是叙事散文,都记叙了作者和母亲相处的故事,都表现了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
6.古诗文默写填空。
(1)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2)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的关切、思念和同情的诗句是“ , 。”
(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的句子是“ , 。”
(7)《论语》中,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二者不可偏废的句子是:“ , 。”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古诗阅读。(4分,每小题2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和诗歌的内容没有关系。
8.“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