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6990字。
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典戏曲随着从元代杂剧到明代传奇的发展,以大团圆结尾的固定构成逐渐增多,尤其是进入明万历年间以后,以才子佳人恋爱为题材的作品大量出现,并且形成了必定是才子科举合格得以与佳人团圆的固定模式。据伊维德考证,明代刊印的元代戏曲,大部分都对原戏进行了改编,其中最重要的改编之一,就是把结尾都改成了大团圆。
这种“俗套”的结尾模式在当时就曾受到许多精英文人的批判,戏曲家卓人月说:“今演剧者,必始于穷愁泣别,而终于团圆宴笑。似乎悲极得欢,而欢后更无悲也;死中得生,而生后更无死也,岂不大谬也!”最早将戏曲艺术的团圆结局与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挂钩的,大概是王国维,他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精英知识分子,也普遍认为“团圆的迷信”充分暴露出中国人不敢正视现实、直面矛盾,缺少悲剧意识的国民性弱点,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瞒和骗的文艺”。不过,精英知识分子对大团圆的批判,与其说是出于审美的目的,不如说是出于启蒙的目的。无论是启蒙文学还是革命文学,最重要的是必须确立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主题,唯其不满,才有必要且有可能借助通俗文学的形式唤醒民众,以激发其奋起改变其现状。而大团圆故事却被认为是粉饰现实、麻痹斗志的文学,这是有悖于启蒙目的和革命目的的,因此遭到精英知识分子的嘲讽和批判,这一点也不奇怪。
不过,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需要在平淡的生活中注入一些幻想的亮色,不仅需要故事,而且需要能满足他们美好愿景的好结局的故事。所以说,“对于戏曲中的‘大团圆’,尽管鲁迅等新文艺人士深恶痛绝、屡加痛斥,却始终无法动摇其民间根基”。
问题是,我们在多年的文化学习中,逐渐习得了这些文化精英的启蒙判断,认定了大团圆结局与所谓“民族心理”之间的表里关系,普遍将大团圆故事模式误作中国特产,以为对大团圆的追求“反映了整个民族和社会群体的文化心态和民族心理”。事实上,精英知识分子的现实主义标准与民间文学非现实的幻想性之间,本身就是相互垂直的两套体系,当你用这一套体系的标准去衡量另一套体系的时候,就只能得出“无价值”的结论。
(摘编自施爱东《故事法则》,有删改)
材料二:
在西方也有这种只重情节的戏,叫melodrama,中译名有“传奇剧”“通俗剧”“情节剧”不等。此种戏剧没有日常生活与人物心理的具体描写,但有紧张的戏剧冲突与悬念迭起、引人入胜并带有一定惊险性的情节。布景华丽壮观,有刺激性。人物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典戏曲发展到明代后,对大部分的元代戏曲都进行了改编,其中最重要的改编之一,就是把结尾改成了大团圆。
B.新文化运动后的精英知识分子对大团圆故事进行嘲讽与批判,最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大团圆故事阻碍了启蒙与革命。
C.佳构剧的特点是善于编织情节,具有很强的娱乐性,且人物多是类型化的,为情节服务,因而剧本充满生命力。
D.易卜生被迫写的“大团圆的结尾”,使《玩偶之家》由现实主义作品转变为浪漫主义作品,从而赢得了德国观众的喜爱。
2.下列对材料的综合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引用的卓人月、王国维、新文化运动后精英知识分子的相关主张,都印证了大团圆结局与民族精神气质具有表里关系的观点。
B.材料二易卜生的作品遭受各种诽谤、谩骂、攻击、威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近代现实主义戏剧所面临的困境。
C.无论是明代万历年间流行的大部分古典戏曲,还是西方的佳构剧,都因迎合了当时观众群体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而受到欢迎。
D.两篇材料都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将“精英文人与普通民众”“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进行对照,以更好地说明事理。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一中精英知识分子观点的一项是( )
A.惟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举世尽成弥勒佛,度人秃笔始堪投。(李渔《风筝误》卷末收场诗)
B.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在小说里统统给他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欺骗——这实在是关于国民性底问题。(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C.大团圆结局、悲剧之喜剧结局使本已走向寂灭之境的个体又重新回到生活之欲,这意味着重陷于“眩惑”的泥坑。(黄霖《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
D.他闭着眼睛不肯看天下的悲剧惨剧,不肯老老实实写天工的颠倒残酷,他只图说一个纸上的大快人心。这便是说谎的文学。(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的改良》)
4.请依据材料二,简要概括易卜生的戏剧创作主张。
5.概括材料一中作者的观点,并在材料二找到支撑作者观点的依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回家
梁晓声
周秉昆从郑娟手中接过楠楠的骨灰盒,紧紧抱在胸前,泪如雨下。“楠楠,楠楠,爸的好儿子,爸没去接你……”他泣不成声。
周蓉朝周聪使了个眼色,周聪要从父亲手中接回骨灰盒。周秉昆不松手。周聪小声说:“爸,妈更需要你抱抱她。”秉昆这才松开了手。
周聪将骨灰盒轻放在靠墙的长方桌上时,秉昆已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