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730字。

  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答题请用0.5毫米的黑色水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试题卷上写答案视为无效。
  2.本套试题卷共10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共4分)
  研究发现,运动不仅能强健人的躯体,而且能使人产生更多的多巴胺,促使人进入①奋的状态。因此,当你感到事务冗杂,思绪烦乱时,不要怅②,③跃参加体育锻炼,通过运动使自己远离坏情绪。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rǒng  zhàng B.róng  zhàng C.rǒng  chàng D.róng  chàng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亢②惘③踊 B.①伉②罔③踊 C.①亢②罔③恿 D.①伉②惘③恿
  2.根据批注填写对应的古诗文名句。(连续的两句)(共8分)
  古诗文名句 批注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诗经??郑风??子矜》) 用夸张之语形容主人公对恋人的殷切思念,实是情至之语。
  ③_________,④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境界宏大,情感积极向上。
  ⑤_________,⑥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颔联对仗工整,视线由远到近,意境灵动飞扬,表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
  ⑦_________,⑧_________。(《诗经??蒹葭》) 描写深秋时节,男主人公在岸边徘徊,所爱的人在水的另一边,成为千古名句。
  3.阅读名著《经典常谈》,完成下面填空。(4分)
  (1)《经典常谈》是_________(人名)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_________的著作。
  全书共13篇,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_________、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_________的基本面貌。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人们喜爱古典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唤醒、体味和分享这些复杂的、深微的精神力量,才算是留住了民族的“乡愁”。
  ①则是与诗中所蕴含的羁旅愁思、离情别绪、缠绵爱情、人生感慨产生的共鸣
  ②但另一个也是更深层次的原因
  ③包括诗词中所凝结的民族情感、家国情怀等深沉的内在精神
  ④首先自然是被其中所呈现的优美意境、朗朗上口的节奏所吸引
  A.④③②① B.④②①③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5.班级开展“倡导低碳生活”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共9分)
  材料一:“全国低碳日”宣传画(如图)
  (图片说明:图片左半部分的叶子和背景为灰色;右半部分的叶子为绿色,背景为蓝色)
  材料二:为实现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目标,前不久,“低碳冬奥”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该小程序可以全面记录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行为轨迹。
  上线初,碳积分主要通过步行、自行车骑行、公交出行等5项绿色出行活动和光盘行动、爱用随行杯、自备购物袋等6项低碳生活消费行为,再加上目前全国都在推行的垃圾分类,共计12项行为活动的践行获得。
  另外,公众还能通过参与分享活动、发表绿色宣言、知识答题等3项活动获得碳积分。这种将碳积分量化的方式,有助于鼓励和引导社会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培育社会公众的低碳责任感与荣誉感,起到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
  同时,为了增加趣味性,还设计了非常丰富的互动社交玩法。比如,邀请好友组团践行低碳行为,可获得翻倍的碳积分;好友的碳积分忘了领,你可以帮忙收取;建立低碳排行榜,比比看谁是低碳达人;等等。
  (1)材料一为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低碳日”宣传画中的一幅,请你简要分析该宣传画的设计优点。(4分)
  (2)你的朋友小凯订阅了“低碳冬奥”微信小程序,针对如何获得比较多的碳积分的问题,请你帮他出出主意。(3分)
  (3)请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扁担》,完成6-9题。(共16分)
  扁担
  李汉荣
  ①人们都知道扁担,是用于挑水、挑货物的。但是,还有一种扁担,严格一些就不能叫扁担,应该叫“尖担”,是过去乡里人挑柴用的。它形状类似扁担,但两头是尖的,所以叫尖担。为什么两头要削尖?那时上山割柴,柴用草绳、棕绳或藤条捆成两捆,两头尖的尖担各扎进一个柴捆,然后翻山越岭就挑回家。有时农民也用尖担挑稻草捆、挑玉米杆捆,等等。几十年前山上还有不少狼和熊,割柴采青的乡亲经常遭遇它们的袭击,这两头尖的尖担就成了防卫的武器。
  ②我小时候也随父亲上山割过柴,采过青,使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