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870字。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如杨振宁笔下为我国做出巨大贡献的邓稼先,臧克家笔下锲而不舍的闻一多。但优秀品格的光辉不仅见于杰出人物,也常常闪现在小人物身上。如鲁迅笔下令儿时的自己像遇着霹lì般震悚起来的长妈妈,杨绛笔下那让她感到愧zuò的老王。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jiā qì B.jiā qiè C.jià qì D.jià qiè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霹lì(     )    愧zuò(     )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信息化社会,各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规模。
  B.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可以把校运会改为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会多些。
  C.山东省科技馆断馆正式运行,总建筑面积超过8万多平方米。
  D.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并策划了一系列读书活动。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这次期中考试,他足不出户,目不窥园,手不释卷。
  B.家,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能够让经历了大风大浪的人酣然入梦的地方。
  C.她各方面都很优秀,为人和蔼可亲,处事锋芒毕露,大家都喜欢跟她相处。
  D.辣炒蛤蜊是我们青岛当地家喻户晓的小菜之一,也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常客。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闭了眼,树上仿佛已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中,“仿佛”意为好像,表明后面是想象。
  B.“把毯子卷得更紧些”一句中的“把”与“他紧紧地抓着门把手不放”中的“把”词性不同。
  C.“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和“我把鲜花送给你”两句中的“给”都是动词。
  D.“谦虚而恳切地问我”与“视而不见”中的“而”都是连词,前者表并列关系,后者表转折关系。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夜曲中闻折柳”中的“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B.“望闻问切”指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C.《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
  6.根据提示,默写诗文。
  (1)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
  (2)       ,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3)《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和军营苦寒的句子是:      ,      。
  (4)岑参在《逢入京使》中抒写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的句子是:     ,     。
  7.为营造校园里的爱国文化氛围,某中学七年级11班拟定于4月13日上午10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爱我中华强我国家”诗文明诵大赛。
  (1)同学们提议邀请学校语文教研组长苏老师担任评委,请你提前三天完成邀请函,向苏老师发出正式邀请。注意表意清楚,语言得体。
  邀请函敬爱的苏老师:
  七年级11班×××
  2023年4月10日
  (2)你的同学小翔准备在朗诵稿中讲述杨根思、徐报明等抗美援朝老英雄的事迹,最后用一副对联致敬抗美援朝战士,下面最适合的是(   )
  A.爬冰卧雪,天下共识英雄胆气;铭记历史,世间抚念忠烈感名。
  B.中华崛起迎盛世,送千家昌盛;巨龙腾飞颂党恩,迎万里兴隆。
  C.半岛夕阳,血光蔽日援朝史:汉江晓月,剑气笼川抗美魂。
  D.承富启强,虎蹄快追华夏梦;蘸春濡喜,羊毫大写小康情。
  8.某班开展了《骆驼祥子》的名著阅读活动,有位同学在阅读的过程中于ABCD四处做了批注,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