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060字。

  山东省滨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运用(共3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题。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冬天就像幸福常常珊珊来迟,好戏也每每最后出场。它以朔风为前导,“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不光寒鸥,树上的叶子也被寒风尽数吹落,光影斑驳、色彩相杂,为大地铺就柔软的地毯。也许你喜欢春的生机盎然、夏的热烈粗犷、秋的硕果累累,但我更喜欢冬的沉稳敦厚。冬天就像一副油画,近看,或许有些驳杂、粗糙,远看则浑厚、丰富。描绘它时,大自然调动了太多的艺术灵感,在超然峻拔中展现山水的雄浑,于苍劲刚毅中又穿插隽永的诗情。它的丰富与质感不同于照片定格的瞬间,仅靠眼睛观赏远远不够,要用心去慢慢领悟。过滤了春天的妩媚、夏天的热情、秋天的萧瑟,冬天带给我们的除了寒冷,还有寒冷后面的细腻、真诚与柔情。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盎然(àng) B.粗犷(guǎng) C.粗糙(cāo) D.苍劲(jìn)
  2.文段中的画线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朔风 珊珊来迟 B.一副 硕果累累
  C.萧瑟 沉稳敦厚 D.细腻 超然俊拔
  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千工易寻,一匠难求,②在如牛皮纸薄的钢板上焊接长征火箭“心脏”,不出一个漏点,把“蛟龙号”潜水器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1/50。③大国工匠以久久为功的钻研和创新,成就了一个个“高光时刻”,有力托举了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创造,④“千金
  在手不如一技傍身”,只有掌握一技之长,才能在自己的赛道上创造不凡业绩,成就出彩人生。
  A.第①句运用对偶、第②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B.第②句“漏点”后面逗号应改为分号,“1/50”后面句号应改为省略号。
  C.第③句中加点的“大国工匠”“久久为功”“高光时刻”“有力托举”四个短语结构一致。
  D.第④句中画线句是条件复句,强调了掌握一技之长的重要性。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1991年,邹平丁公遗址发现了一座龙山文化城址,入选“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在此地发现的“陶书”,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提前了约800年左右,引起国内外轰动。
  B.“世界数学泰斗”刘徽,今山东滨州人,魏晋时期数学家,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著有《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
  C.通过滨州市博物馆馆藏的“黄河河道变迁图”,让我们知道在古代南到博兴北到无棣都曾有过黄河故道。
  D.“兵家鼻祖”孙武所著《孙子兵法》扬名海内外。在滨州,很多中小学开展了多种孙子文化校本课程。
  5.依次在横线处填入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读过杜诗,又有多少人从中汲取了精神能量,提升了人生境界。后代就有这样一位读者,认真阅读杜诗,人生得到升华,这位读者就是文天祥。          。
  。          。          。
  ①文天祥说,我看到的、想到的、经受到的,杜甫都写过,我把杜诗重新组合起来,就可以表达我要诉说的一切
  ②这充分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经典诗词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
  ③文天祥在监狱里读杜诗,又把这些诗句重新组装成新诗,这样的《集杜诗》足足有200
  首之多
  ④《集杜诗》告诉我们,支撑文天祥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就有杜甫的光辉诗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这句话出自《白杨礼赞》,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B.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分为书序和赠序。书序,类似于今天的“引言”“前言”;赠序,即临别赠言,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就是一篇劝勉激励马生的赠序。
  C.《诗经》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我们学过他的《渡荆门送别》《春夜洛城闻笛》《送友人》《峨眉山月歌》《行路难》等。
  D.“自非亭午夜分”中的“亭午”指正午;“是日更定矣”中的“更定”指晚上八时左右,“薄暮冥冥”中的“薄暮”指傍晚。
  7.默写。(8分)
  (1)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贺敬之《回延安》)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3)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5)潭中鱼可百许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