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970字。
13.2《宇宙的边疆》练习
一、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文阅读I材料2中卡尔•萨根认为:“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宇宙的边疆》是一篇集科学性与说明性于一体的经典科普作品。请仿照其写法,以“水”为说明对象写一段文字。
要求:(1)说明中有议论;(2)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与排比的修辞手法;(3)运用“不仅……而且……”或“不是……而是……”的句式;(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5)不少于200字。
二、小阅读
3.在文字叙述的基础上,穿插运用图片,图表,视图等,能够使抽象难懂的科学知识直观明了,易于了解,选择本单元的一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向同学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你的阅读所得。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于光速是信号传播的最大速度,当我们观看远距离外的物体时,看到的并非它现在的影像,而是之前某一时刻的。宇宙大爆炸发生在138亿年前,因此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远处来的光就是那时发出的。由于光传播的这段时间里宇宙膨胀造成的距离改变,发出这些光的地方与我们现在的距离不是138亿光年,而是大约469亿光年。这就是我们此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称之为“粒子视界”。当然,未来的观测者将能够看到来自更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光波。
我们未来可观测的范围还受到宇宙膨胀速度的影响。由于宇宙膨胀,宇宙间相距遥远的两点在相互远离,远离的速度正比于它们之间的距离,这就是哈勃定律。因此只要足够远,远离的速度将超过光速。这与相对论中光速是物体或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光速是信号传播的最大速度,我们目前观测到的天体不是其现在的影像,而是很多亿年前它们的影像。
B.宇宙间某个星球所发出的光能否到达另一个星球,要看它们之间的距离,以及宇宙膨胀速度的快慢。
C.在数量庞大的星群之中,应该还有其他的像太阳一样的恒星,其周围伴随着行星,行星上有生命存在。
D.我们所能看到的恒星,其存在状态有很大区别,有的正处于青年或中年时期,有的则已经接近消亡。
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观测的宇宙范围有限,这缘于粒子视界的存在,但在“可观测宇宙”之外,时空还是可以存在的,而且可能无限广阔。
B.地球上的岩石和金属因为反射太阳光而发出了微光,但是这些微光,在80亿光年这样的大距离之外其实很难看到。
C.“我们现在离地球200万光年”“现在,我们离地球4万光年”带有解说性质,由此可推断材料二是解说词类文本。
D.本星系群大约是由20个子星系组成的,其中名为M31的星系就是我们的银河系,我们的地球就处在银河系边缘地带。
6.下列对材料所运用的说明方法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光传播的这段时间里宇宙膨胀……称之为“粒子视界’”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诠释了“粒子视界”这一基本概念。
B.“宇宙间有若干千亿(1011)个星系。每个星系平均由1000亿个恒星组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使内容具体可信。
C.“像流水”和“像肥皂泡”都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前者突出恒星朝同一个方向移动的特点,后者突出有些恒星的脆弱。
D.“有些小如一座城池,但密度却比铅大100万亿倍”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于某些星球的密度之大有具体印象。
7.材料二的语言风格可以分为两种,请简要说明。
8.要把握科普类文本的内容,往往需要抓住基本概念,把握概念间的关系。请据此概括两则材料的说明顺序。
(二)
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恒星即使在两个旋臂之间,也像流水一样漂浮在我们的四周—气势磅礴的自身发光的星球,有些虽然像肥皂泡一样脆弱,却又大得可以容得下1万个太阳或1万亿个地球;有些小如一座城池,但密度却比铅大100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