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190字。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19分)①我们应当认真考虑以下问题。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但是,不找出鼓舞的来源本身,我们怎么能认清这些呢?
伟大的东西是光辉的,光辉则引起虚荣心,而虚荣心容易给人以鼓舞或者一种我们觉得是鼓舞的东西,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窍的人,理智已无法支配他;他已经不再自己选择他在社会上的地位,而听任偶然机会和幻想去决定它。
②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劲、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相反,我们很快就会觉得,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就将怨天尤人。
但是,不只是虚荣心能够引起对这种或那种职业突然的热情。也许,我们自己也会用幻想把这种职业美化,没有衡量它的全部力量,即它让我们承担的重大责任,而从远处观察是靠不住的。
在这里,我们自己的理智不能给我们充当顾问,因为它既不是依靠经验,而是被感情欺骗,受幻想蒙蔽。然而,谁来支持我们呢?
是我们的父母,他们走过了漫长的生活道路,饱尝了人世的辛酸。
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力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
但是,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
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任何人也不敢藐视它的权利。
诚然,我们能够超越体质的限制,但这么一来,尽管我们由于体质不适合我们的职业,不能持久地工作,但是,为了恪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的思想激励着我们不顾体弱去努力工作。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胜任的职业,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并对自己说,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③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心灵,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
如果我们把这一切都考虑过了,如果我们生活的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选择一种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对于这个目标来说,一切职业只不过是手段——即完美境地的职业。
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但是,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这种职业不需要有不体面的行动,甚至最优秀的人物也会怀着崇高的自豪感去从事它。最合乎这些要求的职业,但总是最可取的职业。
但是,正如有失尊严的职业会贬低我们一样,那种建立在我们后来认为是错误的思想上的职业也一定使我们感到压抑。
这里,我们除了自我欺骗,别无解救办法
那些主要不是干预生活本身,而是从事抽象真理的研究的职业,对于还没有坚定的原则和牢固、不可动摇的信念的青年是最危险的。同时,如果我们能够为它们的支配思想牺牲生命、竭尽全力,这些职业看来似乎还是最高尚的。
这些职业能够使才能适合的人幸福,但也必定使那些不经考虑、凭一时冲动就仓促从事的人毁灭。
相反,重视作为我们职业的基础的思想,会使我们在社会上占有较高的地位,使我们的行为不可动摇。
一个选择了自己所珍视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这种人单是因为他在社会上所居地位是高尚的,他也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保持高尚。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
④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
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摘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足以炫耀的职业”是基于虚荣心而选择的,它将会使人因无法实现愿望和理想而感到怨天尤人。
B.“力不胜任的职业”是指人受体质限制,就算全力以赴地工作仍无法持久的职业,如果勉强反而会自愧无能。
C.“最可取的职业”能给人以尊严,它既不需要使人成为奴隶般的工具,而且也体面
D.“从事抽象真理研究的职业”很容易使那些没有坚定的原则和不可动摇的信念的青年走向毁灭。
(2)以下选项,对文中划线处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处连续四个发问,环环相扣,能更好地引发读者对于职业选择的认真思考。
B.第②处运用“决不是”“始终”等表示强调的词语,有效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C.第③处运用比喻论证,展现选择力不胜任的职业的必然结果,证明了本段观点。
D.第④处运用对比论证,论证了要选择通过追求自身完美来实现人类幸福的职业。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马克思关于职业选择的观点的一项是
A.2020年,钟芳蓉受樊锦诗坚守敦煌的精神感召,决定为考古献身
B.在旧社会受尽欺凌的张秉贵,为实现服务人民的愿望,应聘成为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
C.“一•二八”事变后,为增强国家武器的战斗力,钱学森改学航空工程专业
D.在兰考县遭遇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焦裕禄被选派到兰考县,深入抗灾一线
(4)请结合文本说明作者是如何逐层展开理性思考的。
(5)调查显示,部分高中生在考虑职业志向时对自我认知和职业选择之间关系的认识还有待提升。请根据本文内容提出你的建议。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2.(16分)
战争与和平(节选)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德烈公爵为梁赞庄园托管事要去见县首席贵族罗斯托夫伯爵。
已是暮春时节,树林已披上绿装;路上尘土飞扬,经过水塘时真想下去洗个澡。
安德烈公爵却闷闷不乐,一心考虑着他该向首席贵族问些什么。这时,马车驶进奥特拉德诺罗斯托夫家花园的林荫路。他听见右边树丛里有姑娘们快乐的叫声,身穿一件黄色印花布连衣裙,头上扎着一块白头巾,嘴里叫着什么,但一认出是个陌生人,笑着跑回去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