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060字。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2024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2024.06
注意事项:
1.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拔款(bō) 清脆(chuì) 崇高(chóng) 别出心裁(xīn)
B.河提(dī) 惩罚(chéng) 搀扶(chān) 天衣无缝(féng)
C.哄抢(hōng) 籍贯(jí) 理睬(cǎi) 弄巧成拙(zhuō)
D.耸立(sǒng) 肖像(xiāo) 恬淡(tián) 明查秋毫(chá)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好的文学作品绘景、状物、写人常常________,跃然纸上。读这些作品不能“书是书,我是我”,________要根据文中描绘的词句、段落,结合自己________的知识,展开想象,让字面上的景、物、人活起来,动起来,自己步入其中,________理解语言创造情境的奥秘。
A.惟妙惟肖 却 储备 深厚 B.惟妙惟肖 而是 储蓄 深厚
C.栩栩如生 却 储蓄 深入 D.栩栩如生 而是 储备 深入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我们读纸质书,看的主要是文字。②文字是抽象的符号系统,从眼睛看到文字到神经传输信号再到大脑处理分析相关信息,整个过程十分复杂。③相较于读文字,读屏更轻松,但这也让人阅读时的思考活动减少,不利于阅读者形成完整的知识逻辑体系。④读屏虽然对传统的纸质阅读带来了冲击,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阅读方式的不足。
A.“读纸质书”“十分复杂”“活动减少”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B.句②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将“符号”和“系统”调换位置。
C.句③中“但这也让人阅读时的思考活动减少”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读文字”。
D.句④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某中学举办以“致敬经典??点亮青春”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安排如下:
(1)博观约取,古今荟萃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是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这首诗是他答谢白居易之作。
B.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如“孤”“鄙人”“在下”等;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如“卿”“大兄”等。
C.《简??爱》的作者是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这部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写法,让主人公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人生理想和爱情故事。
D.《朝花夕拾》中《狗??猫??鼠》一篇表现了鲁迅对动物的喜爱,呼吁人们与动物和谐共处。
(2)含英咀华,精读勤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三”独具魅力。请从《水浒传》《西游记》《骆驼祥子》中选取一部,写出一个运用“三”字叙述的故事,并谈谈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3分)
5.古诗文默写(6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2)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3)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将诗人因朋友远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极致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题。(3分)
【甲】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①千门②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川原③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④。
【注释】①却望:回头望。②千门:泛指京城。③川原:郊外的河流原野,这里指家乡。④秦关:秦地关中,即长安所在地。
6.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的首联都紧扣题目中的“望”字,描绘了春日长安城凄惨破败的景象。
B.甲诗中“家书抵万金”写出消息隔绝、久盼不至时的心情,易使人产生共鸣,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C.乙诗首联中的“闲”字,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春草的自由舒展,反衬诗人内心的愁苦。
D.两首诗都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的感时伤世及思家之情。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14分)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