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48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初中语文学习,你一定是收获满满!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一次回顾之旅吧!
  温馨提示:客观题需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主观题需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本试卷共三道大题,含26道小题。第1—9小题为“积累与运用”;10—24小题为“阅读”;25小题为“写作”。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社会民俗包括人际交往、礼仪文化、岁时节日民俗等,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中可以瞥见许多人情世故。《社戏》中,每逢社戏,远近村民都会成群结队摇着乌蓬船前往观戏。《灯笼》中也描写了在春节和元宵节里张灯结彩、跑马灯、猜灯谜等节日民俗,还涉及婚嫁礼仪,如族里的姐妹远嫁时就会满街灯火,彻夜鼓吹,场面热闹宏大,使人叹为观止。可惜随着现代化进程,许多民俗已屏息敛声,我们也只能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来了解了。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 民俗(sú)      乌蓬船 B. 瞥(piē)       祁福
  C. 屏(bǐng)息    祭祀 D. 归省(shěng)  彻夜
  2. 文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人情世故 B. 成群结队 C. 叹为观止 D. 屏息敛声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乌蓬船——乌篷船;
  B.祁福——祈福;
  D.归省(shěng)——xǐng;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使用。
  A.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结合“社会民俗包括人际交往、礼仪文化、岁时节日民俗等”内容,可知成语强调了在从社会民俗中可以体会到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处世道理,使用恰当;
  B.成群结队:众多的人或动物结成一群群﹑一队队。成语描绘了 远近村民一起前往观戏的状态,使用正确;
  C.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形容结婚时场面非常热闹,令人赞叹的程度,使用正确;
  D.屏息敛声:抑制呼吸和语声,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用来形容 民俗 随着现代化进程逐渐消失的状态,使用有误;
  故选D。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杜绝“违法停车”现象再次发生,相关执法部门组织开展了联合整治行动。
  B. 《经典咏流传》深受观众喜爱 原因是它新颖的内容和独特的风格造成的。
  C. 学习事理说明文,要学会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质疑问题、思考问题,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D. 读经典作品,不仅能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而且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B.句式杂糅,可删去“造成的”;
  C.语序不当,应先“思考问题”,再“质疑问题”;
  D.搭配不当,“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应改为“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拓展我们的视野”;
  故选A。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社戏》选自《呐喊》,是鲁迅先生写作的一篇小说。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B. 《恐龙无处不有》选自《新疆域》,作者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C. 古代表示年龄有特定的称谓:“行冠礼”指二十岁,“而立之年”指三十岁,“垂髫”指老人。
  D.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是柳宗元被贬谪到湖南永州后所作的“永州八记”之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
  C.“垂髫”指小孩子;“黄发”指老人;
  故选C。
  热爱运动的你,懂得怎么喝水吗?漫画家高木直子在绘本中多次提及“我最期待跑完后能畅饮啤酒”。不少人会觉得在运动产生的各种“爽感”之中,①       。这种感受并不意外,因为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会消耗大量的糖分和水分,缺啥补啥,喝水本身就会带来一种被满足的“爽感”。
  除了补充人体因为运动丢失掉的水分外,②        。首先,水可以调节人体温度,平衡肌肉剧烈收缩后所产生的大量热量。而且,水还可以将营养物质和废弃物输入、输出细胞,“能载也能覆”,促进新陈代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