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90字。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再别康桥》《死水》等群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诵读把握诗歌基调、明确诗歌内容、品味诗歌的音乐美。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可以从多角度鉴赏品析新月派诗歌“三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之后,能够热爱诗歌、热爱中华文化。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诵读来品味诗歌的音乐美。
  【教学难点】
  1、赏析现代诗歌的方法。
  2、新月派诗歌“三美”。
  【教学方法】
  诵读法、欣赏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是唐朝的一株柳,摇荡在古风河畔;词,是宋时的一条鱼,游弋在清澈柔波;曲,是元代的一首歌,传颂在天山草原;诗歌,是现代的一根芦苇,拨动着文明的回响。诗歌以它独特的美荡涤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诗歌之美到底体现在哪里?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基于文本、反复诵读,多角度鉴赏来品味现代诗歌之美。
  二、诵读
  师:学诗讲究“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诗歌就是要反复诵读,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以前学习过的朗读技巧。
  (一)朗读技巧
  1、重音:拖、重
  2、节奏:按照音节和语义来划分
  3、语速:快、慢
  4、语调:升、降、平、缓
  5、语气:轻、重
  6、情感
  (二)诵读
  (教师提供诗歌原文和相关知识链接)
  (1)小组诵读交流
  明确:
  1、诗歌基调是什么?
  2、怎样诵读?
  3、为什么这样读?
  (2)小组诵读展示(合诵、独诵、表演诵)
  《再别康桥》组
  1、基调:轻柔和缓
  2、怎样读:语速慢、语调平缓、语气柔和,尤其是诗歌中的叠词要读得轻柔
  3、为什么:读出诗人对康桥的留恋与不舍。
  (诵读展示、点评)
  《死水》组
  1、基调:慷慨悲愤
  2、怎样读:语速快、语调高、语气重
  3、为什么:读出诗人对当局者的“愤”和对国家的“爱”。
  (诵读展示、点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