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30字。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2.结合时代背景,探究作者对故都的秋天的热爱以及流露出的忧思与悲凉。
3.品味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鉴赏本文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深入体会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2.品味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鉴赏本文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探究作者对故都的秋天的热爱以及流露出的忧思与悲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课堂
秋天有“春华秋实”的饱满收获,也有“秋高气爽”的晴朗宜人;有“自古逢秋”的悲戚寂寥,也有“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激越向上。所谓“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一片自然之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郁达夫笔下的秋天,是一幅幅与众不同的秋景图。如果要为郁达夫的作品《故都的秋》制作书签,你会选取怎样的画面和说明文字呢?
二、细读文本,以情驭景
1.大家阅读文章的3至11段,完成以下任务:
①绘制书签,并选取一个简短的名字,概括画面内容;
②找出描写景物的关键词、句(选取了哪些景物);
③分析这些景物体现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试从视觉、触觉、听觉等角度进行品味。
预设:
第一幅秋院—秋院晨景(清淡、清闲、宁静、落寞)
院落——悲凉。破,破屋、破壁腰,北方寻常之景,沧桑悲凉。
碧绿天色——清净。天色清净高爽,无纤尘之感;
阳光——清静。一丝一丝给温暖阳光平添几分冷落与萧条;
坐在院子里的人——清闲。捧着茶碗,静观云起云落,闲适惬意,清闲;
牵牛花、秋草——悲凉。白、蓝(清淡、素雅纯净)和紫黑是冷色调,忧郁悲凉
驯鸽——寂静。天地之间,或白色或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以动衬静
小结:相比著名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作者选取的是老百姓的家院,是北方的寻常之景、寻常之物、寻常之人,营造出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静舒朗的氛围。纯净淡雅的花映衬着高阔清净的蓝天,构成了秋的基调,体现闲适、惬意的心境,表达对故都秋天的热爱。
第二幅秋槐—秋槐落蕊(静,人生之秋)
落蕊——清静落寞。从视觉到触觉:秋风乍起,花蕊簌簌落下,落蕊满地踏过无声——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