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3040字。
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假说是研究工作中的最重要的智力活动手段。其作用是指出新实验和新观测,因而有时带来新发现,甚至在假说本身并不正确时亦如此。
我们先来看几个实例:首先是哥伦布航行的故事,它具有科学上第一流发现的许多特征。哥伦布全神考虑着一个设想——既然世界是圆的,他就能向西航行到达东方。这个设想绝非他的首创,但显然他曾从一个水手那里获得了新的佐证,此人被大风刮离了航道,据他自己说,他在西方重登陆地,然后返航。他好不容易才得到资助,得以检验自己的设想,而且,在进行实验性航行的实际过程中也历尽了艰辛。最后成功的时候,他找到的不是预期的新航线,而是整整一个新大陆。任凭一切佐证于他不利,他仍然死死抱住自己的假说不放,并相信自己是找到了通往东方的航线。他生前所获赞誉和酬报甚少。不论他自己或是别人都未充分认识他新发现的意义。以后曾有证据说明,他绝不是到达美洲的第一个欧洲人。然后,是“联脒”——一种根据假说发现的化学治疗物,用来杀死引起黑热病的利什曼原虫。研究开始时的设想,是用某种胰岛素衍生物干预寄生虫的自然代谢过程,特别是其葡萄糖的代谢。人们发现有一种胰岛素衍生物——合成灵具有杀死利什曼原虫的特效,不过其稀释程度之高是绝不可能影响葡萄糖代谢的。这样,尽管假说是错误的,却导致了一组新的有用药物的发现。但是,一些幸存的错误假说和概念,不但不能带来收获,而且实际上阻碍了科学发展。巴斯德反对并战胜了自然发生的观念;霍普金斯则反对并战胜了把细胞质看作一个巨大分子的半神秘概念;医学上的错误概念,不但阻碍发展,而且会带来很大的危害,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有句有趣的俗话:除了它的创始人,谁也不相信假说;除了其实验者,人人都相信实验。对于以实验为根据的东西,多数人都乐于信赖,唯有实验者知道那许多在实验中可能出错的小事。因此,一件新事实的发现者往往不像外人那样相信它。另一方面,人们通常总是非难挑剔一个假说,而其提出者却支持它,往往为之献身。我们在批评别人的建议时也应牢记这点,因为鄙弃他的意见就可能伤害他,打击他。假说是一件个人性质很强的事情,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科学家研究自己的设想通常比研究别人的设想效果更好。
在科学研究中运用假说时,要注意:第一,不要抱住已证明无用的设想不放,细菌学家津泽把死抱无结果设想不放的人生比作孵在煮熟鸡蛋上的母鸡。另一方面,对假说的信念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有时是十分可贵的。第二,设想服从事实的思想训练,必须警惕这样危险:一旦假说形成,偏爱可能影响观察、解释以及判断;“主观愿望”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第三,对设想进行批判地审查,人们不应过分急于接受一个想到的猜测,最危险的是那种似乎“显而易见”的设想,往往未经质疑就被接受下来。第四,对错误的观念避之三舍,绝大部分无用的假说必须受到摒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科学假说的验证也同样要靠实践——从科学研究的角度,靠科学研究与调查研究的实践。假说要经过科学归纳的方法,对其产生的现象或结果寻找到产生的原因、规律及其机制,才能使假说最后上升为理论。有时,一种假说可能是非常好的,但为证实它所需的有关方面的技术或知识还得不到,故而一个项目可能搁置多年,直到获得新的知识才得以重新进行。
假说在不被相信的情况下,亦可加以利用。它的价值在于,以该假说为基点,将研究工作的新方向朝四面八方铺展。我们必须十分注意,不使自己对自己的假说过于热衷,应力求客观地判断,并一旦发现矛盾的事实,就修改它或丢弃它。要提高警惕,不使观察和解释受到假说的影响而歪曲。
(摘编自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假说》)
材料二:
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得益于一个水手的佐证,外来的资助以及自己死抱假说不放弃的努力。
B.实验者了解实验中可能出错的小事,因此大多数外人更愿意相信以实验为根据的结果及新的事实。
C.科学研究者对自己提出的假说最有感情,故而比起研究别人的设想,他研究自己的设想效果更好。
D.我们不应使自己对自己的假说过于热衷,只要发现矛盾的事实,就要修改或者丢弃假说。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使用了相同的论证方法——例证法,运用确凿、典型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B.材料一讨论了自然科学研究中“假说”的作用及正确应用,内容充实丰富,语言风趣,富于启发性。
C.材料一首句使用了引证法,恩格斯的话引在论点的前头,使文章一起首便高屋建瓴、理直气壮。
D.材料二首段是正确的三段论推理,第一句为大前提,第二、三句为小前提,归纳推理出第四句结论。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
A.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尽管一再遭到失败,仍然坚信自己的设想,直到最后,终于用磁铁产生了电流。
B.动物学家盖特克坚信自己关于鸟类的观点正确并写出报告,但他被自己的信念所欺骗以致作出了错误观察。
C.澳洲西部曾出现一种羊群的神经性疾病,该病原问题的解决是由证实错误假说时发现的偶然线索所致。
D.在肝硬化的情况下,吃低蛋白的饮食使器官得到休息似乎是合理的,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这正是最忌讳的。
4.材料二的哥白尼之例体现了假说的验证过程。请结合材料一加以分析。
5.比较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模式。材料一通过比较实例,从哪些方面阐述了“假说”这一思维活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并分析“比较”的论证效果。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白发生黑丝
冯至
大历四年冬,寒流侵袭,大雪下得家家灶冷,户户衣单。杜甫以船为家,停泊在湘江岸旁,从秋到冬,已经四个多月了。
左右邻船,都是捕鱼人。他们谈来谈去,总要谈及渔税。天寒水浅,大鱼都入了洞庭湖,渔网又常常冻得撒不开,可是官家的渔税总是有增无已。越逼近岁暮,鱼越少,税吏的面孔就变得更为狞恶。老渔夫抬起头来,望着船篷外茫茫的大雪说:“叫他们向这冰天雪地要渔税吧!”渔夫们说完自己的苦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