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210字。

  13.2《上图书馆》练习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小题。
  观 书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①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注】①金鞍玉勒:指富贵公子。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和书本的亲密关系。“多情”“相亲”用拟人手法,体现诗人对书本的喜爱。
  B.颔联用夸张手法写书的吸引力之大和读书速度之快,也表现了诗人读书难免疲惫的心情。
  C.诗中把“寻芳”的贵公子与痴爱读书的“我”作对比,表明闭门读书之乐胜于四处游玩。
  D.这首诗结合诗人的亲身体会,极写读书的好处和乐趣,体现了诗人高雅不俗的人生志趣。
  2.请赏析诗歌颈联的妙处。
  二、作文
  3.王佐良在《上图书馆》中写了几段自己上图书馆的经历。在你的学习生涯中,肯定也有上图书馆看书或借书的经历,请选取其中你认为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把它写出来,300字左右。
  三、小阅读
  4.请赏析重点句:经常在扶梯顶上一坐就是几个钟头,要不便趴在地板上,让周围一摞一摞的书将自己围起来。
  5.《读书:目的和前提》与《上图书馆》两篇文章的相同点是都描述了作者的阅读经历和乐趣,请分析它们的不同点。请分组讨论,并推荐代表写出答案。
  6.请根据《上图书馆》一文,概括清华图书馆的特点和“我”的感受,并分析作者是如何展现“七七”事变前后的心情。
  7.《上图书馆》中,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记述这几个图书馆的?请明确并简述理由。
  8.《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这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提倡读书,对于读书,有人主张“精”读,也有人强调开卷有益,也就是所谓的“博”读,你认为精读好,还是博读好?
  我的思考:               
  四、判断题
  9.判断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的正误。
  ①越发成熟的他,不屑于浪费时间向别人证明自己,而喜欢好整以暇地观察事物的发展,等待适合出击的机会(          )
  ②在国庆阅兵大典中,透过屏幕,我们看到了那些为新中国出生入死的老战士,用多少溢美之词,来赞美他们都不为过啊!(          )
  ③网络信息卷帙浩繁,传播速度快。网媒对信息“囫囵吞枣”,难以说得详尽、明白,可能会使内容流于肤线。(          )
  ④这个大剧院的各种演出都票价不菲,让很多有艺术爱好但收入不高的年轻人望尘莫及,无法亲临现场感受艺术的魅力。(          )
  ⑤我在这次谈话中豁然开朗,就好像原先我的面前是一层又一层厚厚的云雾,他引领着我慢慢拨开云雾,看到了久违的阳光。(          )
  ⑥小明在辩论会上经常强人所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