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07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摸排分析
初三语文
满分120分卷面5分 时间120分钟
班级开展“让阅读明亮起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一、任务一:激扬阅读兴趣(24分)
【拟开场台词】
1.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写出正确的写法和读音
初中生活史即是阅读史,每一次阅读都成为初中这首诗里美丽纷飞的章节。阅读,可以让我们欣赏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和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阅读,可以让我们了解草长yīng( )飞、大雁迁xǐ( )的事理;阅读,可以让我们追溯古人的情思,使自己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让找们以书籍为砾石,阅读为脚印,来铺忒人生的闪光之路。
草长yīng( ) 迁xǐ( )追溯 ( ) 砾( )石
【答案】 ①. 莺 ②. 徙 ③. sù ④. lì
【解析】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草长莺飞:cǎo zhǎng yīng fēi ,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后来多用来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迁徙:qiān xǐ ,指从一地往另一地的有规模的移动,通常指鸟类或动物的迁移。也指人类因各种原因而进行的迁居或移动。
追溯:zhuī sù ,比喻回首或钩沉往事,探寻事物的根由。通常指通过查阅历史资料或询问当事人来寻找事情的起源或发展经过。
砾石:lì shí ,指破碎的岩石,通常指经水流冲刷形成的较小的石块或石粒。
2. 【提读书能力】下列生字字形和字音都正确的是( )
A. 忌掸(dàn)蓦然(mù)羁绊(jī)晦暗(huì)
B. 亢奋(kàng)怅惘(chàng)缄默(jiān)狩(shòu)猎
C. 闭塞(sāi)奇伟磅礴(páng)沟壑(hè)锵然(qiāng)
D. 冗杂(rǒng)震撼(hàn)龟裂(ɡuī)战栗(lì)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忌掸——忌惮,蓦然(mù) ——mò;
C.闭塞(sāi)——sè,
D.龟裂(ɡuī)——jūn;
故选B。
3. 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当优美 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的寂静,人们还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B. 威海四月的天气周而复始:有时骄阳似火,热浪扑人;有时乌云密布,暴雨浇城。
C. 虽然这道题难度比较大,但是经过张老师的耐心讲解,同学们最终还是大彻大悟了。
D. 登上仙姑顶的山顶,就能目空一切,所有景物尽收眼底。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 戛然而止:声音突然停止。这个成语在这里用来形容音乐旋律的突然结束,与句子情境相符;
B. 周而复始:形容事物循环往复,不断重复。但在这里用来描述四月的天气变化并不合适,因为天气变化并非简单的循环重复;
C. 大彻大悟:形容对某一问题或事物有非常深刻、透彻的理解或领悟。大词小用,用于理解试题过于夸张;
D. 目空一切:高傲自大,什么都瞧不起。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故选A。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一种特别的体裁,最能代表陕北民歌的风韵和特色。形式自由灵活,每两句为一小节,押韵每段常转韵,多用比兴和叠字。——这句话正确。
B. 《大雁归来》选自《沙乡年鉴》,作者是利奥波德,美国生态学家,现代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生态伦理之父”。——这句话的文学常识是正确的。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这句是正确的。
D. 客家民间有一些春节禁忌,你去了那里切忌不要打碎器皿,也不要讲粗话恶语。——这句话没有语病。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D.有误,该句有语病,否定不当,删去“切忌”;
故选D。
5. 【读四季诗篇】阅读古诗文,可以感受四季之美、自然之趣。请你补全下面对话,
小杭:诗文可绘景。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我们感受到“①_______ ,波撼岳阳城”的烟波浩渺;读《小石潭记》,我们感受到“青树翠蔓,②_______ ,参差披拂 ”的翠绿摇曳之美;读《桃花源记》时,感受到“③_______,鸡犬相闻”的宁静和谐;读《蒹葭》时,我们感受到“蒹葭苍苍,④_______”的秋意萧瑟。
小州:诗文可寄情。同样是歌咏爱情的诗篇,“窈窕淑女,⑤_______” 开朗乐观,表明热切的追求;“挑兮达兮,⑥ _______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缠绵悱恻,相思之苦。
小杭:诗文还能寓理。小语即将转校,她舍不得朝夕相处的同学,我们可以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安慰她“⑦_______,⑧_______”,即便她在别的学校,我们依旧是朋友!
【答案】 ①. 气蒸云梦泽 ②. 蒙络摇缀 ③. 阡陌交通 ④. 白露为霜 ⑤. 君子好逑 ⑥. 在城阙兮 ⑦. 海内存知己 ⑧. 天涯若比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