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70字。
《五代史伶官传序》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小阅读-课内
1.四位同学学习了《伶官传序》后,各自写了几句评点,你认为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柳:文章以“呜呼”发端,寓含深沉的历史感慨,奠定了叹惋的基调,读之发人深省。
B.小昂:本文以平实晓畅之语叙述事例,阐发道理,议论简明扼要,全文言简义丰。
C.小方:全文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优伶亡国灭身的史事,委婉地提醒统治者,要有高雅的爱好,提高自我的修养。
D.小郭:本文语言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读起来抑扬顿挫,感情饱满,气势旺盛。
2.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举出后唐庄宗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事例作为全文立论的根据,也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B.第三段连用问句,并寓结论于疑问中,之后引《尚书》作答,引出古训,点明庄宗得失天下的原因,即本源在于“天命”。
C.篇末引出历史教训,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使文章阐述的事理更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
D.文章既用平实的语言客观地叙述事例,又引《尚书》论证,深入浅出地说明道理,首尾采用反问句,感叹中包含着肯定。
二、情景默写
3.五代史伶官传序
(1)《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 , , !”
(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 , , ”。
(3)《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 , , 。”
三、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著书立说,为何要作序?一般说来,不外两种情况:
一是发乎衷愫,诚意_________。即在阅读时,被原著所_________,心有戚戚,于是付诸笔端,为之作序。其所序者,或翻出新意。似山路赏景,豁人耳目;或钩沉索隐。如深林寻宝,得之不易。较为典型的,如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所序很短,但却被后世倍加推崇,清代文学家沈德潜甚至赞其“_________,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
二是承人之请,为序体现的是文友之间的一种情谊。譬如明代王思任的杂序九十七篇,绝大部分都是为旧遇新知而写。他绝非那种写捧场应酬之文的“好好先生”,更非乡愿口中的陈词滥调,而具有载道明理、文采斐然的特点,已达文质兼美之境。其中许多段落,读来不禁令人_________,一赞三叹。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推介 触动 抑扬顿挫 拍案叫绝
B.推荐 感动 朗朗上口 拍案而起
C.推介 感动 朗朗上口 拍案叫绝
D.推荐 触动 抑扬顿挫 拍案而起
5.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C.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D.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绝非那种写捧场应酬之文的“好好先生”,更非满口陈词滥调的乡愿,而具有文采斐然、载道明理的特点,已达文质兼美之境。
B.他绝非那种写捧场应酬之文的“好好先生”,更非满口陈词滥调的乡愿,而具有载道明理、文采斐然的特点,已达文质兼美之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