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8750字,答案扫描。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
  首先,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汉朝人所谓的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史记》中“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所说的文学显然是指学术。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同时又有文笔之分,刘想《文心雕龙》言“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梁元帝萧绎对文笔之分有进一步说明:“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萧绎所说的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了文之抒发感情以情动人的特点,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他所说的“文”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了。
  其次,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文体辨析可以上溯至《汉书艺文志》,更为明晰而自觉的文体辨析则始自曹丕的《典论•论文》,他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课尚实,诗赋欲丽。《文赋》进一步将文体分为十类,对每一类的特点也有所论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将诗和赋分成两类,并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特点。到了南朝,文体辨析更加深入、系统。《文心雕龙》和《文选》对文体的区分更系统,讨论更深入。《文心雕龙》上篇的主要篇幅讨论文体,分33大类。其《序志》说:“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对每种文体都追溯其起源,叙述其演变,说明其名称的意义,并举例加以评论。《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一部文学总集,当然对文体有详细的辨析。如果对文学只有一种混沌的概念而不能加以区分,还不能算是对文学有了自觉的认识,所以文体辨析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再次,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离不开审美特性。所谓文学的自觉,最重要的或者说最终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上面所说的“诗赋欲丽”的丽”,“诗缘情而绮靡”的““绮靡”,“赋体物而浏亮衫的“浏亮”,便已经是审美的追求了。到了南朝,四声的发现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再加上对用事和对偶的讲究,证明他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这对中国文学包括诗歌、骈文、词和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文心雕龙》以大量篇幅论述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涉及情采、声律、丽辞、比兴、夸饰、炼字等许多方面,更是文学自觉的标志。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材料二:
  鲁迅论“文学自觉”,指出其关键乃世情的变化促使思想的新变,遂引起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其优点是自尊、自我觉醒,其缺点则是消极避世。他认为世情思想的演变、人之觉醒,乃文学自觉的动因。事实上,思想之活跃、人之价值之重视、精神之摆脱束缚而趋于自由,乃文学自觉之前提。
  文学自觉是一个渐进的进程。以文字记述事件。表达思想与情性,进而描摹物象,传神写照,怡情悦性,经历了漫长的演进,日益积漯了创作的经验与体会。从此,文学的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刘想强调“文”有韵,而萧绎所说的“文”已等同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他强调“文”之抒情和语言的形式美。
  B.曹丕《典论•论文》将文体分为奏议、书论、铭诛、诗赋四科,是文体辨析开始与文学自觉的标志。
  C.四声的发现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对用事和对偶的讲究,导致了南朝时期更自觉地追求语言的形式美。
  D.“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强调作家的才情与生命体验的独特性,是文学性明确与丰富的表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明确区分了诗与赋的文体特征,也是现出创作者不同的审美追求
  B.建安、曹魏时代的作家关注时代乱离与悲苦人生,抒写个体命运的焦灼忧虑,而汉赋难
  见个人情性。
  C.魏晋时张扬文学的个入情性,借文学表达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人生体验,但并未否定文学的社会责任。
  D.“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既突出了文章的价值,也强调文章可以使作者借此超越权势与生命的局限。
  3.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文学自觉的一项是()
  A.《后汉书》单列《文苑列传》,与《儒林列传》并列。
  B.蔡邕《独断》等作品反映了早期的文体辨析的意识。
  C.钟嵘《诗品》评价曹植的诗“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D.郭象《庄子注》认为万物不是由道产生,是自然如此。
  4.请根据材料一内容完成以下思维导图,每空不超过8字。(3分)
  文学自觉 ①      
  (自觉的开始) 南朝时期地位
  文笔之分强调
  文学文体辨析 始于《汉书艺文志》 ③    
  举例论证 增强说服力
  增添文采
  《典论论文》分四科更自觉
  《文赋》分十类文体
  《文心雕龙》《文选》更系统
  审美特性追求
  ②   ) 语言形式美的追求
  艺术特征的追求
  5.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自觉的特征。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的相关论述加以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万古愁
  刘晓峰
  两千五百多年前,在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孔子和赫拉克利特面对一条河,都说了一句非常有影响的话。
  河边的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河边的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
  对于赫拉克利特,河流是不动的河床构成的空间,流动的河水代表着一个个流动的时间点。当人涉足水中,每一刻流过河床的河水,都是互不重复的时间点。如此面对河流的赫拉克利特,思考的核心是变动。在他那里,万物永远是变动的,是永远按照一定尺度和规律变动的世界,万物按照一定的逻辑生成和互相转化,变动是世界的根本。“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永远不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