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80字。
16.1《阿房宫赋》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杜牧针对唐敬宗李湛荒淫无度、大兴土木而造成民怨沸腾、国势衰微的事实,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写了《阿房宫赋》,用含蓄的手法劝谏李湛,告诫他以史为鉴。
B.苏洵文集名曰《嘉祐集》,是以北宋的年号命名。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皆以文章名动天下,并位列“唐宋八大家”。
C.《促织》末尾加上“异史氏曰”,点明主旨,意在揭露为政者之贪婪、凶残、自私,批判了封建官僚的腐朽以及横征暴敛的罪恶。
D.《祝福》选自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善良,有同情心、有进步思想,同时又软弱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个“我”其实就是作者本人。
2.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媵,指古代嫁女时陪嫁的人。杜牧《阿房宫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中的“媵”即为此意。
B.阴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江阴”、“淮阴”、“汉阳”、“汉阴”、“华阴”“河阳”等。《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
C.伯仲叔季,是古代兄弟间依长幼排行的顺序。古代称为“伯夷”、“仲尼”、“叔向”、“季路”的四人,排行顺序是老大、老二、老三、最小。
D.“践阼”原指踏入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如果从建筑学角度来看,《阿房宫赋》完全是一篇不及格的作文。 ,它在文学上成功了, 它的想象成功了。为什么杜牧的想象成功了, 它建立在可感的基础上。当时的读者并不熟悉先秦的建筑、服饰和歌舞, 他们熟悉唐朝的建筑、服饰和歌舞,读者在阅读《阿房宫赋》时, 会调动已有的认识,去填补文字上的空白。不知道阿房宫怎样,但知道大明宫是怎样,把大明宫的印象附加在杜牧的文字上, ,一幅清晰的阿房宫图画就出来了。
4.下列对《阿房宫赋》中语句的分析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开头几句既极其简练地交代了阿房宫建造的背景,又写出了阿房宫惊人的耗费量,为下文的展开作铺垫。
B.“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既遥承上文“六王毕”,又启下写宫女之多。说明宫女的来源和秦王朝统治者的淫逸奢靡。
C.“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既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写宫女之多,又暗写阿房宫楼阁高耸入云和下临渭水的地理形势。
D.“燕赵之收藏……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这几句旨在揭露六国统治者的剥削罪行,表达对人民的同情,为后文总结历史教训伏下一笔。
5.作家、作品简介
杜牧(803-853), 诗人。字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828)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人谓之小杜,和 合称 ,以别于 与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阿房宫赋》是一篇赋体文章。文章通过对 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 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全文运用了 与 等手法以及描写、铺排与议论等方式,骈散结合,错落有致。文章语言精练,工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气势雄健,风格豪放。
二、文言小题
6.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戍卒叫,函谷举
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C.谁得而族灭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