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时,约3540字。
董晓晔教案
10木兰诗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包括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2、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及互文、排比、顶真、复沓、对偶等修辞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感受花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本诗的一些句式,并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并提醒学生在翻译时要注意体现。
2、研读刻画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的重点段落,理解详略得当、繁简相宜的写作妙处。
教学教法
1、诵读法。古诗教学应着重体现朗读,注意语气、语速、语调、节拍,力求声情并茂,体现诗歌的声韵美。在反复的诵读中,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 情操。
2、鉴赏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中鉴赏本文繁简相宜、形象丰满的写作特色。注意发挥联想想象,不要刻意追求现实的可能性,鉴赏诗歌有时要虚化,太实际的态度不利于鉴赏。
3、讨论探究法。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查阅资料、网络搜索、调查访问、集体探究等渠道。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的类型:精读课文新授课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并背诵全文,疏通全文大意,重点翻译互文句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导语: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 播放歌曲《谁说女子不如男》。
问:同学们,有谁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谁说女子不如男)恩,大家说得很对,谁说女子不如男啊?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叫什么“巾帼不让须眉”吗?其实,古今中外,出现过许许多多的女中豪杰,你们知道哪些呢?数一数吧?(穆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