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150字。

  13.4《树和天空》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通过朗读全诗,感受诗歌丰富奇特的想象和朦胧的意境。
  3.揣摩诗句的含意,通过想象,尝试进入作者在诗歌中所创造的那个奇异的世界。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特朗斯特罗姆的创作成就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诗歌的写作特色,如奇特的想象、鲜明的意象、朦胧的意境等。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诗歌的意境美、想象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诗歌的多元主题,如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全诗,感受诗歌丰富奇特的想象和朦胧的意境。
  难点:揣摩诗句的含义,通过想象,尝试进入作者在诗歌中所创造的那个神奇的世界。
  学习提示
  《树和天空》的想象十分奇特,意境似乎也有点儿朦胧,仿佛关联着多方面的主题,如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但又很难读解,不好把握。阅读时,不要逐字逐句推敲索解,而要运用想象,尝试进入诗歌所创造的那个奇异的世界。诗中这棵“在雨中走动”的树,结尾那“在空中绽开”的雪花,是否给你带来了新鲜的感受?
  一、导入新课
  关于“树”的诗句,你能想起哪些呢?
  “树”是很多诗歌中重要的美学意象,不仅因为树的形态优美,更因为诗人都想通过“树”讲一个更大的故事,主题有生命的循环、成长的陪伴、甚至是政治偏见。
  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特朗斯特罗姆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歌——《树和天空》,这首诗里的“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你也会喜欢!
  1.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二、作者介绍
  20世纪最后一位诗歌巨匠——特朗斯特罗姆
  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瑞典诗人。同时,他也是一位心理学家。他被誉为“20世纪最后一位诗歌巨匠”。他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他于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以凝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