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220字。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当前,科技进步对文化创新的驱动作用越来越显著,文化和科技的碰撞为文化繁荣发展创造了新机遇,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新路径。脱酸技术助古籍“延年益寿”、传统书画专用纸工艺提升绘画的表现力、智能篆刻系统促进篆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文化和旅游市场加快复苏发展的态势下,乘着“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东风,一系列科技创新项目和成果不断转化落地,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展现出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蓬勃生机。
  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以及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等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项目实施以来,有关科研单位围绕行业重大需求持续开展攻关工作,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形成了一批文化和旅游新产品,培育了一批文化和旅游新业态,为促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______。纸张酸化是国际文保界面临的普遍性难题。纸张的酸化会导致纸质文献机械强度和耐久性降低,从而缩短其保存寿命。为攻克纸张酸化难题,古籍保护科技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开展了“文献批量整本脱酸技术关键因素研究”项目,经过多次研究实践,研制出了无水溶液,实现了无水液相脱酸。目前,脱酸文献数量已达上千册,且经过脱酸后的文献可延寿100至200年,古籍文献“重获新生”。
  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方面,由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公共文化资源智能共建共享与管理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创新地提出了“政府端菜+群众点菜+大数据推菜+群众种菜”四者相结合的服务新模式,通过语义规则、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高效、安全地实现了公共文化资源的智能共建共享,使人民群众更加便捷地享有丰富的文化服务。
  为了让文物“接地气”、馆藏更“亲民”,中国国家博物馆通过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基于云端融合的博物馆智慧服务体系创新研究与应用示范”,按照透彻感知、泛在互联、智慧融合、自主学习、迭代提升的技术路线,为实现博物馆动态运维、保障藏品安全、优化观展环境、提升展览体验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对博物馆的功能进行了有效的延伸和拓展。
  (2)______。为了解决传统纸张修复和当代应用等问题,由中国美术学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中国传统书画专用纸工艺提升关键技术研发”,围绕书画纸特殊需求,运用新兴技术,结合环保改良工艺方法,研制出了高强度、低定量、满足现代艺术需求的高性能书画纸,形成了中国传统书画专用纸的制浆新工艺,提升了传统书画纸在当代艺术创作和中国古代书画装裱修复上的应用水平。
  随着浙江大学智能篆刻团队开发的“AI篆刻小程序”正式上线,完成一方印章的篆刻变得非常便捷。“AI篆刻小程序”背后的智能篆刻系统是浙江大学承担的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大数据智能下的古文字艺术创新设计平台研发及应用示范”的研发成果。该项目基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及智能制造技术,突破智能汉字、智能音乐、跨媒体交互等数智化创新设计方法与技术,通过“零门槛”古文字生成、“所见即所得”的一站式古文字艺术体验和“多维度联动”的应用示范等技术手段,有效促进了篆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未来,文化和旅游部将继续推进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项目,加快产出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水平,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王伟杰《文化+科技携手迈向诗意远方》)
  材料二:2015年1月8日,故宫博物院的《韩熙载夜宴图》APP正式上线,“数字故宫”建设持续推进,“让文物活起来”理念成为热潮。时隔7年,2022年五四青年节,央视推出特别节目,宣称开创了“国内首个数实融合虚拟音乐世界节目体验”。从中不难看出,科技与文化产业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技进步对文化创新的驱动作用越来越显著,文化和科技的碰撞将为文化繁荣发展创造新机遇,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新路径。
  B. 纸张酸化会导致纸质文献机械强度和耐久性降低,从而使纸张的保存寿命变短,这也是国际文保界面临的普遍性难题。
  C. 根据书画纸特殊需求,运用新兴技术,结合环保改良工艺方法,高强度、低定量、满足现代艺术需求的高性能书画纸被研制出来了。
  D. 科技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后,科技以更有韵味的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科技的发展也找到了新的出口。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科技赋能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数字化场景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新突破,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B. 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了让文物“接地气”、馆藏更“亲民”,运用科技手段对博物馆的功能进行了有效的延伸和拓展。
  C. 浙江大学智能篆刻团队开发的“AI篆刻小程序”借助智能篆刻系统,让完成一方印章的篆刻变得非常便捷。
  D. 电视、电影等技术出现,各类文化产业应运而生,工业化、规模化的文化生产模式逐渐形成,进而引发“歌曲”热潮。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云南保山市根据“永子”制作技艺创作舞蹈《永子传棋》,通过街舞和古典舞蹈相结合 舞台艺术形式和一阴一阳、一刚一柔的演绎方式,展示了围棋中黑白子对弈的画面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B. 2024年春节,多国驻华大使在“国际在线”网站《国际微访谈》栏目上写各种字体的新春“福”字,向全球华人作揖拜年,并亲身体验贴窗花等春节传统文化习俗。
  C. 大型木偶剧《嫦娥奔月》在业界首次采用全息投影技术,打破传统舞台上多采用的挡片在前、木偶表演形式在后的形式,实现人偶同台,营造出一个美轮美奂的神话世界。
  D. 秦淮河边路面的石板上刻着与南京相关的古诗词,街边的路灯在夜色中呈现雾气氤氲的效果,再伴以大气磅礴的音乐喷泉,很难不让人沉醉其中。
  4.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画横线处 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科技创新解决行业突出问题(二)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三)文化也催生科技的创新发展
  B. (一)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二)科技创新解决行业突出问题(三)文化也催生科技的创新发展
  C. (一)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二)文化也催生科技的创新发展(三)科技创新解决行业突出问题
  D. (一)科技创新解决行业突出问题(二)文化也催生科技的创新发展(三)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5. 如今沉浸式展览和演艺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创作方兴未艾,虚拟歌手、虚拟导游在各行各业纷纷亮相,那么该如何进一步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桃源膘鸡
  墨中白
  过四堡,就是桃源县。
  ①武捕头喜欢骑马顺着河堤,追着风跑。一遇到谜案,捕头就骑上马,去追风,仿佛风里藏着他要揭晓的秘密。累了,他下马来到五堡路口,这里有酒菜。望着里外忙碌的女人,他常会想到彭城家里的母亲。眼前的女人个子高,人富态,有气质,也养眼。女人没有母亲大,但比自己年长。捕头喝酒吃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