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4500字。

  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曲折起伏,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充满艰辛。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冷战思维阴魂不散,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
  两极分化还是共同富裕?物质至上还是物质精神协调发展?竭泽而渔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零和博弈还是合作共赢?照抄照搬别国模式还是立足自身国情自主发展?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面对这一系列的现代化之问,政党作为引领和推动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有责任作出回答。在这里,我愿谈几点看法。
  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政党要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努力实现物质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会安定、生态宜人。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既增进当代人福祉,又保障子孙后代权益,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秉持独立自主原则,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现代化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不能搞简单的千篇一律、“复制粘贴”。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立足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什么样的现代化最适合自己,本国人民最有发言权。发展中国家有权利也有能力基于自身国情自主探索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要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国家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尊重和支持各国人民对发展道路的自主选择,共同绘就百花齐放的人类社会现代化新图景。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了中国现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都充满艰辛,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政党,必须直面一系列现代化之问。
  B.发展中国家从自身的国情出发而选择的适合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是否走得通,关键是要看本国人民的中心地位是否得到坚持。
  C.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外化表征,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体现了当今世界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D.当今中国依然面临国际舆论挑战,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舆论传播上有主导权,而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还未形成强影响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现代化不仅关注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还涉及了人与自然关系、社会公平问题等内容。
  B.把让人成为自由的人作为最终目标的人类社会现代化不仅具有特殊性,也具有普遍性。
  C.最广泛的群众力量的动员必定需要建立在社会成员对政治统治正当性所表示的认可上。
  D.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了解和认识来自中国形象的“他塑”“自塑”两种途径。“东风”内涵丰富,并在时代发展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最能勾起中国人无限的想象。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B.毛泽东曾提出:“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
  C.中央领导人在二零二二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D.中央领导人说:“各国关系和利益只能以制度和规则加以协调,不能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4.2022年5月19日举行的中巴建交25周年招待会上,中国驻巴哈马大使戴庆利代表中国驻巴大使馆向巴外交部部长赠送了精美的洛阳牡丹瓷。瓷盘中鲜艳的中国名花牡丹和巴哈马名花黄钟花,交相辉映。请结合材料对这一事件加以分析。(4分)
  5.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的意义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老宅里的树
  张强勇
  那年春天我十一二岁的样子,一位堂叔不知从哪里带回来一捆树苗,小树苗连根儿正好和我的身高差不离。看着堂叔在他家院子的房前屋后挖坑栽树,我想要是我也能栽种一棵树苗该多好啊,却终究是不敢说出来。我讨好地跟着堂叔,帮他扶幼小的树苗,有时还学着他的样子,朝着栽下的树坑用力地踩几下土。我看到堂叔拿起一棵树苗,随手扔在一边,拿起另外一棵树苗栽了下去。我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