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440字。

  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质量调研
  八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张磊    审核人:朱剑楠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乡村,沉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也承zài着人们绵长的情思乡愁。“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甲】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发展乡村,尤需找准定位、突出特色,把乡土风貌、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乡村旅游,不仅满足着人们对于“诗和远方”的向往,也日益成为推动乡村“蝶变”的新引擎。
  开窗见景、出门见绿、抬头见蓝,良好的生态,是乡村发展的“金名片”。绿色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乙】。hán养生态意识,保护生态环境,不断夯实“绿色家底”,将更好助力乡村旅游。呵护绿水青山,守住文化根脉,积极开拓创新,乡村旅游的前景必将更加【丙】,而我们也将在一次次奔fù乡村、体验乡韵、品味乡愁中,找到自己的世外桃源,收获心灵的滋养、精神的慰jiè。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填入【乙】【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乙】底色  【丙】广阔              B.【乙】本色  【丙】广阔
  C.【乙】本色  【丙】广大              D.【乙】底色  【丙】广大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中划横线的语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是明喻。
  B.从结构上说,“历史文化”“情思乡愁”“突出特色”“生态意识”四个短语的类型完全不相同。
  C.文中加点成语“世外桃源”出自出自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现在常用来形容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D.文中【甲】处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逗号应当放到引号的里面。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漫步书丛,我们收获满满。能看到陶渊明“芳草鲜美,①________”的桃花源;看到柳宗元小石潭“凄神寒骨,②_________”的冷清寂寥;看到孟浩然笔下洞庭湖“③________,④_________”的汹涌澎湃。漫步书丛,我们可以听见王勃唱离别之歌“⑤________,⑥__________”的昂扬高亢;听见古时男子“⑦_______,君子好逑”的无限思慕;听见了贺敬之回到延安时“⑧        ,亲山亲水有亲人”的感激怀念……浩瀚典籍渺如大海,文海拾贝也乐趣无穷。
  5. 综合性学习。(8分)
  学校开展“无奋斗不青春”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
  (1)请你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语。(3分)
  (2)小文参加活动,发表了即兴讲话,请按要求完成任务。(5分)
  榜样的故事历久弥新,精神的力量超越时空。全红婵是我的榜样,她纵身一跃,一举夺魁,如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从他们的精神中我们可以获得人生的启迪,汲取奋进的力量。无论你多么平凡,只要坚持不懈,就能谱写不普通。让我们践行榜样精神,以青春之我,铸就祖国明日的辉煌。
  ①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再写一句。(2分)
  ②你发现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小文不理解,请你向他解释。(3分)
  二、阅读理解(66分)
  (一)班级开展“与李白同行”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21分)
  [材料一:诗人作品]
  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①犹能畏后生②,丈夫未可轻年少。
  注:①宣父:指孔子。唐太宗下诏尊称孔子为“宣父”。②畏后生:语出《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材料二:诗人传记]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太白星而诞,故以命之。十岁通五经,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
  (选自《唐才子传》,有删改)
  6.按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4分)
  ①力士耻之   (   )      ②妃辄阻之  (    )
  ③引至庭下   (   )      ④宰惊愧拜谢  (    )
  (2)选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2分)(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