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240字。
2024 年 春 学 期 期 中 学 情 调 查 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8分)
中华文明历尽沧桑而薪火相传,是世界上唯一【甲】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五千多年来, 中华文明犹如一条波lán壮阔的长河,奔涌向前,在人类文明史册 上写下浓墨重cǎi的篇章。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大突出特性,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整体特征,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价值观念,dì造了属于我们的华夏辉煌。
循大道,至万里。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宏阔的历史视野、zhuó越的战略考量,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脉持续繁盛【乙】中华文明历久弥新。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2. 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的标点与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甲】绵延 【乙】逗号 B. 【甲】蜿蜒 【乙】顿号
C. 【甲】绵延 【乙】顿号 D. 【甲】蜿蜒 【乙】逗号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段中划横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 文段中划浪线句语序正确。
C. 历尽沧桑、薪火相传、博大精深、历史视野四个短语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D. 加点 “而”“辉煌”“复兴”在文段中的词性依次是连词、形容词和动词。
【答案】1. 澜 彩 缔 卓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波澜壮阔:bō lán uò,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
浓墨重彩:nóng mò zhòng cǎi,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
缔造:dì zào,建造、创立、建立(多指伟大的事业)。
卓越:zhuó yuè,杰出的;超出一般的。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和标点运用。
第一空,绵延:延续不断的样子。蜿蜒:蛇类行走的样子,也有曲折延伸的意思。
结合“中华文明历尽沧桑而薪火相传,是世界上唯一【甲】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的内容可知,此处指的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延续不断”,应使用“绵延”;
第二空,结合“引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脉持续繁盛【乙】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内容可知,“中华文脉持续繁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为句中并列短语,中间应使用顿号;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
D.有误,“辉煌”为名词;
故选D。
4. 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论语》中,子在川上曰“①___________,不舍昼夜”两句话,绝没有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却颇让人值得玩味!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例子处处可见。譬如《木兰诗》中, “②_________,③_________”本没有写出木兰的心绪,然而细品,木兰那种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急切心理自然显现;“策勋十二转,④___________”,天子的心情本没有明说,可那么多赏赐,让天子的重视之情跃然纸上;“⑤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了木兰梳妆打扮,恢复女儿身时的喜悦。可见,所描述的多么简单,所含蓄的就多么深远!
【答案】 ①. 逝者如斯夫 ②. 万里赴戎机 ③. 关山度若飞 ④. 赏赐百千强 ⑤. 当窗理云鬓 ⑥. 对镜帖花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逝、赴、戎、赏、赐、窗、鬓、帖。
综合性学习活动
5. “天下国家”是个古老的话题,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学校开展了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演唱爱国歌曲】
在活动过程中,七年级(1)班全体学生想把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中的军歌《决胜》搬到活动现场,高歌一曲。作为主持人,请你为这个节目报幕。
(2)【创写爱国歌词】
为了锻炼同学们的文学创作能力,老师把其中一句歌词挖空,请在横线处补写歌词。
战旗飞扬,写着清澈的爱
出膛子弹,是我冲锋的姿态 胸中热血,
使命在肩,忠诚是我的告白 壮志满怀,我们永不言败
捍卫和平,我们枕戈以待 逐梦疆场,我们决胜未来
——《决胜》部分歌词
(3)【讲述爱国故事】
活动现场,请你为大家讲述一个“家国情怀”小故事。(150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