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730字。

  2023-2024学年度高一6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红楼梦》中有不少关于节俗的描写,如第二十七回“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钱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
  这里说的似乎是芒种节气的风俗,但从后文对芒种节风俗的描写来看,却是与江南地区的“花朝节”有着密切的联系。
  “花朝”与“月夕”相对映(“月夕”一般指八月十五,为中秋),当为中春,一般认为是二月十五。唐人有诗“长短一年相似夜,中秋未必胜中春”。柳宗元谪居柳州时曾写下“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的诗句,表达的是作者对中春时节百花凋尽而致赏花无处的凄凉之情。将二月十五即中春称为“花朝”,大约源于江南风俗。宋元时期的《事林广记》称“二月十五为花朝。《风土记》云言浙闽风俗,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为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之所常言”。
  南宋的《梦梁录》也如此记载,以二月十五日为“花朝”。大约到明清时,这花朝节变成了二月十二日,江苏一带至今仍以二月十二日为“花朝”。《风俗通史》也记载了吴中一带“二月十二日花朝,儿女裂彩绡,遍系花木树,日百花生日”。这些内容与《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的描写“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施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件。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相似。此外,花朝节还有扑蝶、戏蝶之类的活动,小说中也有宝钗执扇扑蝶的情节。
  “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古代文献中的芒种节气“多言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那这个节气是否与“花神”有关呢?古人大抵认为“花神”就是春神,又叫青神。春神掌管春天的花木,所以到春末夏初开的茶蘼(醾)花期结束,便认为“花事”完结。宋人诗曰“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茶靡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所以,如要饯花神,按常理推断的话应当是告别春天,即在春夏之交进行,拖到芒种节气似乎太晚了。而《红楼梦》关于芒种节的相关活动,不似作者的笔误,更像是作者有意为之,至于其中有何特殊寓意,尚待进一步考证。
  (摘编自韩冬冰《阅读(红楼梦>》)
  材料二:
  曹雪芹似乎把花朝节要做的事,比如赏花、扑蝶等活动,都移到了芒种节气,虚构了一个芒种节。那么,他的用心又是什么呢?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花朝节是二月十二日,而那一天,恰恰是黛玉的生日。《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作者借袭人之口道出了这一点。那天是宝玉的生日,众人前来给宝玉拜寿,议论起各人的生日。有人说“二月没人”,袭人道:“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么没人?”袭人的这句话,交代了黛玉的生日是花朝节,而黛玉的前世正是“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由绛珠草修炼而成的绛珠仙子。
  问题还不止于此。作者于潜在的叙事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关于芒种节俗的描述与古代文献中“芒种节气”的内容有所不同。 B.文中引用柳宗元的诗句意在说明“花朝”是个因百花凋零而感伤的节日。 C.《风土记》和《风俗通史》中,都包含了对“花朝节”风俗的相关记载。 D.《葬花吟》中黛玉以花自喻,体现其个性的同时,具有强烈的隐喻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文献中多记载芒种节气农作物的抢收与播种相关内容。 B.《红楼梦》关于芒种节风俗的描写,其中寓意尚待进一步考证。 C.材料一结尾段作者借用宋人诗句,意在说明芒种时“花事”完结,钱花神似乎太晚了。 D.将庆祝百花生日与送别花神的仪式掺杂在一起,显然是不合常理的失误。 3.根据材料一,下列对“花朝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名中春节,一般认为时间是农历二月十二日早晨。 B.是流行在江南地区的与祭祀花神有关的节日。 C.“花朝”与“月夕”皆为节日,两两对映。 D.此时浙闽地区百花盛开,极适合出游赏玩。 4.《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提及了芒种节的哪些节俗活动?请结合两则材料加以概括。(4分)
  5.曹雪芹“虚构了一个芒种节”,他的“用心”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葛师傅 陆文夫
  我的师傅姓葛,名字叫增先,五十八岁。总戴一顶瓦灰色的鸭舌帽,为的是遮掩了那一头斑白的头发。他总共有两个徒弟:一个是广德,一个就是我。
  我自小欢喜听苏州评弹,而且居然学会了《水浒》中的几个段子。师兄广德便来鼓动我,说:“你何不把厂里的新鲜事情,编几段评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