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10字。
上图书馆
课 题 《上 图 书 馆》 课 型 新 授 课(随笔)
课 时 1课时 教 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1.体会出作者回顾上图书馆的三段经历以及乐趣;
2.联系拓展,感悟探究写作意图,加深学生文学素养和人生体验。
3.在自学文本的基础上概括各自然段的段意,理解文章中意蕴深刻的句子。
4.阅读时要注意体会,思考自己的读书生活。
重难点 激发对文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杭州图书馆允许拾荒者、无业游民入馆,让他们在设有空调的书馆内免费阅读、看影视、上网、听音乐。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这个做法已经坚持了十余年。因此,杭州图书馆被称赞为“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今天就让我们跟着王佐良先生一起,回顾他上图书馆的三段经历,看看它给作者留下哪些深刻的印象。
(板书课题) 上图书馆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一)作者简介
王佐良(1916年2月12日-1995年1月19日),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浙江上虞人。专于英国文学的研究。著有《英国十七世纪剧作家韦勃斯特的文学声誉》(英文)、《英国文学论文集》,译有〔英〕《彭斯诗选》,中译英《雷雨》(曹禺著)。1995年1月19日,于北京去世。
(ppt展示:集诗人、翻译家、研究工作者于一身而各有成就。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与许国璋、吴景荣曾被誉为新中国的“三大英语权威”。)
(二)背景
《上图书馆》一文主要回顾自己三段在图书馆的阅读经历,梳理了自己在不同阶段的读书选择、读书的感受与思考。
三、整体感知
文中主要记述了几个图书馆?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记述这几个图书馆的?
明确:公书林、清华图书馆、包德林图书馆、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
时间顺序。作者是按照自己的成长过程来写与这几个图书馆的缘分的。
四、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1.文章开篇引用西蒙•德•波伏娃的话有什么用意?
明确:为了引出自己对图书馆读书生活的热爱。
2.第七段说“真实的世界却在黯淡下来”,“真实的世界”指什么?
明确:国家民族命运处于危亡时刻。
3. 谈谈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
明确:(1)学者写文章总有些厚重的学术气息,这一篇有厚重感—如图书馆里的经典一般—,但更重要的有亲切感,因为作者爱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