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4400字。

  绝密★启用前
  普洱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统测试卷
  高二语文
  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查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陈二蛋生活不规律,加上压力太大,天天头痛失眠,经人介绍找到“隐居”的王大师求解。王大师“闻名天下”,号称有特异功能,能治百病。陈二蛋虔诚拜见后,大师在他头上摸了几下,给了他一些“神药”。果不其然,陈二蛋出门后就觉得好了很多,回家后的睡眠质量也明显提高,于是逢人就说王大师的好。但其实王大师没有神功,只有演技。
  70多年前的欧洲,世界大战,美国大兵李解放受伤了,被困在战场;更不幸的是止痛片用完了,他非常痛苦。还好,一位医生找到了几粒最新式的止痛片,李解放吃完立刻感觉好多了,安静地睡着了。但其实李解放吃的不是止痛片,而是维生素C。
  这俩故事为啥要一起讲?因为它们都深刻揭示了一个科学原理: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指由于患者期待并相信某种治疗方法有效,而导致理论上本应无效的安慰剂显著缓解了患者症状的神奇现象。也就是说,只要患者相信,“假药”也是可以有效果的!
  安慰剂效应,核心是神经反应。
  看过电影《黑客帝国》的人都知道,我们的所有感受,无论是高兴、难过、爱、恨、痒、痛,还是各种生病、难受,其实都只是神经信号而已。特别有意思的是,一旦大脑相信药物有效,神经就会配合,释放积极信号,让患者感觉某些症状减轻了。由于安慰剂效应是神经反应,因此它对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症状效果最明显,比如疼痛、抑郁、头晕、失眠等等。失眠的陈二蛋、疼痛的李解放,因此很容易感受到安慰剂效应。
  人们对安慰剂效应的分子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普遍认为它的原理和正常药物的作用原理非常类似,只是一个是由我们大脑自动激发的,另一个是由药物激发的。
  比如,吗啡是一种常用的镇痛药物,因为吗啡分子和大脑内的受体结合后,能产生愉悦感,从而抑制疼痛;而安慰剂效应能刺激神经产生一种天然吗啡类化合物——内啡肽,这是人体内天生存在的愉悦剂和镇痛剂,因此会产生和吗啡一样的效果。这就是为啥美国大兵李解放,吃了假的止痛片也有效。
  但要注意,安慰剂效应治标不治本,它能缓解症状,但不可能治愈疾病,因此绝不能迷信。安慰剂效应可能会让癌症患者疼痛减轻、精神变好,但不太可能让肿瘤变小或者消失。
  大众对医生总有一个误解,以为医生什么都懂,可以包治百病。但现实是非常“骨感”的,对于绝大多数疾病,医生是无法治愈的。
  1915年,美国名医特鲁多在纽约去世,他的墓志铭是:“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经典名言,在整整100年后,仍然准确地概括着医生的职责和目标。
  治愈固然好,如果不能治愈,那努力帮助患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就是医生的根本任务,也是成功医疗的定义。
  由于安慰剂效应的发现,“总是去安慰”就不再仅是一句体现人性的口号,而有了科学的支持:安慰真的会让患者感觉好一些!
  英国一项问卷调查曾发现,97%的医生都曾给患者使用过安慰剂,无论是糖片、维生素C还是生理盐水。给患者使用安慰剂是一种善意的而且有效的“欺骗”。
  同时,安慰剂效应证明了医患关系对医疗效果会有直接影响。
  安慰剂效应产生的前提是“患者相信医生,相信治疗会有效”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大师给陈二蛋开的“神药”、医生给李解放开的止痛片,都产生了较好的疗效,这源于共同的科学原理。
  B.我们所有的感受都是神经信号,如果大脑相信药物有效,神经就会释放积极信号,患者接收到信号会感觉症状有所缓解。
  C.医患关系越好,安慰剂的医疗效果就会越好,但是目前中国医患关系不是十分理想,导致安慰剂效应不是很理想。
  D.“当到了盲目信任的时候,安慰剂效应可以达到最大值”,指这时候使用任何药品都会产生很好的药效,甚至可治愈患者。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患者的期待、信任使某种无效的治疗方法产生了效果,这说明有的时候理论与实践并不一致。
  B.文章引用特鲁多的墓志铭“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意在说明安慰剂应用广泛,疗效显著。
  C.虽然“大师”与患者之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还是应当消灭“大师”,因为他们不是真正地为患者着想,而是另有所图。
  D.安慰剂效应是由人类大脑自动激发的,作者是从这个角度来说“从出生开始,每个人身体里都住着一位‘神医’”的。
  3.下列选项,最符合“安慰剂效应”表现的一项是(    )(3分)
  A.一位帕金森病患者在医生假装给他注射了干细胞(实际是生理盐水)后,症状明显改善。
  B.某人在切菜时不小心切到手指,贴上创可贴后,疼痛感大幅减弱直至消失。
  C.某人性格坚韧、待人友善,医生观察到她对止痛安慰剂的反应较其他人更好。
  D.某位癌症患者,被告知是得了普通的胃病,坚持服用医生开具的抗癌药后,病症减轻。
  4.请简要说明安慰剂效应有哪些局限性。(4分)
  5.李治中的《癌症•新知:科学终结恐慌》获得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金奖,深受好评。你认为本文有哪些吸引读者的地方?(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社会支柱(节选)
  易卜生
  剧情简介:博尼克是一家轮船公司的老板,年轻的时候为了财富和贝蒂结婚,抛弃了自己热恋过的露娜。与贝蒂订婚期间,博尼克与旅行剧团的女演员通奸被发现。“光棍”约翰代博尼克承担罪责,后远走美国。15年后,约翰回来,博尼克害怕丑闻曝光,更担心这件事影响他的建设铁路的“大计划”,设计陷害约翰,后来在露娜的劝告下公布自己过去与现在的罪过,请求群众谅解。
  博尼克 你今天对我什么看法?
  娜跟 昨天一样——你反正还是撒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