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650字。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3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真挚(zhì)     校补(jiào)      俯瞰(kàn)      忧心忡忡(chōng)
  B模拟(mó)       亘古(gèng)     粗拙(zhuō)     锋芒必露(bì)
  C吞噬(sì)      溯源(sù)        震悚(sǒng)     气冲斗牛(dōu)
  D丰侥(ráo)     修葺(qì)        取缔(dì)       怏怏不乐 (yáng)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爱国主义       是一种精神、一种       ,更是具体实际的自觉行动。广大青少年要坚持学习书本儿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在火热的实践锻炼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不断提升能力本领、综合素养,努力成为学识广博、       、身心健康、知行合一的新一代,自觉将个人的青春之力、奋斗之志转化为脚踏实地、不懈奋进的报国行动,在更广阔的天地中书写青春       .
  A既  情怀     内涵丰富   乐章           
  B不仅   情结     积淀深厚     乐章
  C既  情结    文化丰厚     华章          
  D不仅   情怀     底蕴深厚     华章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①“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书籍,是一种对待生活的理念,也是一种精神幸福感的追求。②比能让人们收获“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的启迪,得到“认识过去、把握当下、而向未来”的滋养。③全民阅读,让人们时时处处接受文化熏陶,感知文化魅力,提升人文素养,不断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A“诗书”,是名词,  “一种”是数量词,  “不断”是介词。
  B“看清世界”“全民阅读”“时时处处”分别是补充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
  C句②中的“它能让人们收获????”中的“它”指代“阅读书籍”。
  D句③中,划线部分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提升人文素养”放在“感知文化魅力”的前面。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学过他的作品《卖油翁》。
  B《孙权劝学》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如“孤常读书”中的“孤”为自称: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的“大兄”为对他人的爱称。
  C《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不顾人情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D《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但也不失忠勇和善良,而且能干脏活累活,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
  (2)经典常读常新,是我们汲取人生智慧的永不枯竭的源泉。下列名著中,哪一位主要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结合相关情节加以分析。  (3分)
  A 《骆驼祥子》       B《红岩》     C《海底两万里》
  5.古诗文默写(6分)
  (1)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2)山重水复疑无路,                 。  (陆游《游山西村》)
  (3)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4)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艰苦战斗生活的句子是:
  ,                      .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题。  (3分)
  【甲】泊秦淮                         【乙】台城①
  杜牧                                  刘禹锡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②事最奢。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释】①台城:六朝皇宫。②结绮临春:即结绮阁和临春阁,陈后主建造的穷极奢华的楼阁。
  6.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