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题,约18420字。
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完卷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国内较早用“错位”理论研究小说的是孙绍振,他凭借着自身的艺术直觉,对文学作品进行直接的感性体悟和理性升华,提出了不但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又有一定独创性的“错位”理论。孙绍振认为:“情节产生于人物心理距离的扩大,性格也依赖于人物心理拉开距离的趋势,而环境则是把人物心理打出常轨,构成拉开距离的条件。在一定限度内,人物心理(感知、情感、语言、动机、行为等等)拉开的距离越大,其艺术感染力越强。”小说中人物自我感知错位表现为“心口”错位,人物的相互感知错位表现为“心心错位”。如果人物只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来采取行动,而对自己的行为是否与环境氛围一致则缺乏自觉意识,又会形成人物与氛围的感知错位。
孙绍振对“错位”理论做了一个逻辑性的概括:“小说的情感系统是一个(多方位的)动态系统,一个方位的‘错位’,引起了另一个方位的‘错位’,这个层次的调节又引起了另一个关键的‘错位’。在表层上好容易达到了平衡,在深层结构上又因拉开了距离而失衡,在深度上达到统一了,可在表层又因心口误差(错位),使情感系统远离了平衡态。这种远离平衡态的、复合的、多维的立体的情感系统的每一个方位、每一个层次的错位,都要引起全部系统的一切方位的反馈和调节。粗浅地说,在一定条件下,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多维情感结构,各种情感在性质和量度分化的程度与小说的审美价值成正比,各种情感错位差距越大,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就越强,情感错位的距离越小,艺术感染力越弱。”
(摘编自上官文坤《论〈红楼梦〉的“错位”叙述及意蕴》)
材料二:
对《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评价之困难,脂评曾经以一连串的“说不得”来感叹。不过,日前有人发文对作为暖男的贾宝玉大加笔伐,认为贾宝玉“对世间女子尽心爱恋呵护,可除了‘有心’之外,他的爱浮于表面,能量极低,甚至反而给女孩子们带来灾难”。类似这样的判断其实是深刻地反映出该论者不理解当时社会语境,也缺乏对曹雪芹独特艺术匠心的体会。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情节产生于人物心理距离的扩大,因此人物心理拉开的距离越大,其艺术感染力越强。
B. 孙绍振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小说的各种情感错位差距往往与它的艺术感染力成正比。
C. 在具体的小说文本中,小说的情感结构是多维的,“情感”错位往往是一种复合式结构。
D. 《红楼梦》中如果贾宝玉和林黛玉一直“心心相印”无矛盾,就无法拉开人物的心理距离。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及了“错位”,而“错位”理论其实只是一种小说研究的策略。
B. 读者理解了当时的社会语境,领会了作者的艺术策略,就能对人物作出深刻的判断。
C. 《红楼梦》中贾母听才子佳人故事时的一番反驳,表现出了她认识现实的清醒眼光。
D. 凤姐虽然内心怨忿,却以戏谑的口吻含沙射影地指责贾琏,这是表达上的一层错位。
3. 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阿Q正传》中,阿Q直到临死前还在遗憾判决书上代表死刑的圆圈画得不够圆。
B. 李纨的住所——稻香村,“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
C.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唐明皇和杨贵妃至死不渝的情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D. “三打白骨精”能让读者记忆深刻,原因在于拉开了唐僧师徒三人的心理距离。
4. “作者有意要在贾宝玉等人的身上尝试一种年龄错位的笔法”,这种笔法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 孙绍振认为《林黛玉进贾府》“妙在情感互动的错位”。请以“宝黛初会”这一情节中的具体内容,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人物心理拉开的距离越大,其艺术感染力越强”错。根据原文“在一定限度内,人物心理(感知、情感、语言、动机、行为等等)拉开的距离越大,其艺术感染力越强”,可见应该是“在一定限度内”,人物心理拉开的距离越大,其艺术感染力越强。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骑桶者①
[奥地利]卡夫卡
煤全部烧光了,煤桶空了,铲子没有用了,火炉里透出寒气,灌得满屋冰凉。窗外的树呆立在严霜中,天空成了一块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我得弄些煤来烧,我可不能活活冻死,我的背后是冷酷的火炉,我的面前是同样冷酷的天空,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在它们之间奔驰,在它们之间向煤店老板要求帮助。可是煤店老板对于我的通常的请求已经麻木不仁,我必须向他清楚地证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