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470字。

  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选择题请将所选答案用28铅笔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书写题请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卓越(zhuó) 校补(jiào) 花圃(fǔ) 言外之义(yì)
  B.硕果(shuò) 炽痛(zhì) 斑澜(lán) 锲而不舍(qiè)
  C.亘古(gèn) 疮疤(chuāng) 什物(shí) 一反既往(jì)
  D.矿呜咽(yē) 蝉蜕(tuì) 晌午(shǎng) 窘乎不同(jiǒng)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人生在世不可能什么事都        ,需要学会克制自己,        是在与亲人相处的过程中更要懂得珍惜。生活中我们与外人都能够        ,那么,对待自己的亲人就更应该克制自己的情绪,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与他们        沟通,这样做会使我们更幸福。
  A.我行我素  特别  相敬如宾  细心
  B.为所欲为 甚至 和睦相处 耐心
  C.我行我素 甚至 相敬如宾 细心
  D.为所欲为    特别 和睦相处  耐心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历史星空,因有众多的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他们中有为核武器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邓稼先;有锲而不舍地向古代典籍钻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学者闻一多;有在长征时翻越峭壁,半夜寒气逼人也依然酣然入睡的红军战士……这类人,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因为有这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前仆后继的人,使我们拥有了和平幸福民主平等的美好生活。
  A.“事业”是名词,“钻探”是动词,“依然”是形容词。
  B.“而”是连词,“为”是介词,“了”是助词。
  C.“杰出人物”“翻越峭壁”“寒气逼人”分别是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
  D.画线句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删除“使”字。
  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乐府诗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王维,字子美,唐朝诗人、画家,精通诗书音画,诗歌多咏山水田园。
  C.《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
  D.对对方及其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令堂。
  5.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海底两万里》中的阿龙纳斯在捕捉巨型章鱼时,与尼摩船长并肩作战,不仅有勇有谋,还具有冒险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是一个勇敢坚定的科学家
  B.鲁迅小时候很想去看迎神赛会中的黑白无常,却被父亲喊去背《鉴略》,多年后他仍诧异父亲何以会在那时要求自己背书。
  C.《西游记》中的真假美猴王,连唐僧师徒都无法辨认,最后如来识破了真相,原来假悟空是六耳猕猴所变。
  D.《骆驼样子》中的祥子风里来雨里去,省吃俭用赚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辆车,成为年轻力壮的高等车夫。
  6.古诗文默写(7分)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自绿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4)              ,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5)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和英雄气概的句子是              ,
  。
  二、古诗文阅读(12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7题。(2分)
  7.下面两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对雪
  唐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①,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释】①绿:以酒的绿色来指代酒。①书空: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的时候,用手在空中画字。
  A.甲诗一、二句以问答的形式,表现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
  B.乙诗颔联直接写雪,不仅与诗歌题目相对应,也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做了铺垫。
  C.甲、乙两诗用字都很考究,甲诗的“割”字,使静止的泰山充满了活力;乙诗颈联的“红”字,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道出了对温暖的渴望。
  D.甲乙两诗情感有异,甲诗写诗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