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200字。

  四川省内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本测评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其他类型题)两部分,共6页。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第Ⅱ卷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不能答在测评卷上。
  2.测评结束后,监测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24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累赘(lěi) 妥帖(tiē) 感概(kǎi) 悲天悯人(mǐn)
  B.孤孀(shuāng) 烦锁(suǒ) 扑朔(shuò) 燕然勒功(yàn)
  C.角逐(jué) 销蚀(shí) 辜负(gū) 祸不单行(huò)
  D.闲暇(xiá) 凝望(níng) 伶仃(lín) 鲜露琼浆(qióng)
  2.下面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完成了那个看似不可捉摸的项目后,我终于如释重负。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但更多的是微不足道的困难。通过我们锲而不舍的努力,这些困难都被一一克服了。虽然过程艰辛,但收获的成果却让我深感欣慰。
  A.不可捉摸 B.如释重负 C.微不足道 D.锲而不舍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B.骄傲是成功的绊脚石,做任何事情都要戒骄戒躁,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
  C.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很快找到了学习中的不足,并且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D.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和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位全国劳动模范到我校开展巡回演讲。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古人利用微生物创制了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种类繁多的发酵食物。
  ②以酶制剂为例,它由传统或经基因改造的微生物发酵、提取制得,具有催化功能,可用于淀粉制品、乳制品、烘焙食品、酒和饮料等的制造。
  ③今天,食品工业领域到处都有微生物的身影。
  ④食品加工是人类利用微生物的最早实践。
  ⑤这些食物保存期长,消化吸收率和营养价值高,还包含有益健康的生理活性物质。
  A.④①②③⑤ B.①⑤③②④ C.④③①②⑤ D.④①⑤③②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结构上说,短语主要包括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和补充短语。其中,偏正短语有不用“的”或“地”连接的情况,比如“我哥哥”。
  B.《土地的誓言》虽只有寥寥几笔对景物的简单勾勒,却抒发了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爱国情怀,是诗歌的常见主题。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写道“化作春泥更护花”,就表明自己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D.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刻画。如《老王》中写老王来送香油和鸡蛋时“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就属于细节描写。
  二、文言文阅读(9分)
  阅读周敦颐《爱莲说》,完成第6-8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蔓不枝(横生枝蔓) B.香远益清(更加)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渎) D.宜乎众矣(应当)
  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康肃笑而遣之
  B.自李唐来 自以为大有收益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结友而别
  D.同予者何人 何陋之有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为陪衬,为下文提到的“菊之爱”“牡丹之爱”“莲之爱”作铺垫,是入题的准备。
  B.“爱菊”“爱牡丹”“爱莲花”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作者写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其目的是为了反衬自己爱莲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