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500字。

  七年级语文(二)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祝同学们取得成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吞噬(shì) 迸溅(bìng) 怆然(chuàng) 颠沛流离(pèi)
  B.妥帖(tiē) 羸弱(léi) 拖沓(tà) 忍俊不禁(jīn)
  C.竹篾(miè) 修葺(qì) 岱宗(dài) 海市蜃楼(shèn)
  D.孱头(càn) 累赘(léi) 譬如(pì) 诲人不倦(hu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矜持鸿儒挑逗仙露琼浆
  B.赤裸稠密瀑布血气方刚
  C.毋宁吞噬厄运屏息凝神
  D.忏侮服待钦佩耐人寻味
  3.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3分)
  他们__________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__________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__________”的地方。在他们身后刮来__________的寒风。斯科特怀着不祥的预感在日记中写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A.怏怏不乐如期而至野心勃勃凄楚
  B.闷闷不乐如期而至雄心壮志凄楚
  C.怏怏不乐姗姗来迟雄心壮志凛冽
  D.闷闷不乐姗姗来迟野心勃勃凛冽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B.《伟大的悲剧》作者茨威格是英国作家,代表作有《象棋的故事》《三大师》等。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普希金,俄国诗人。
  D.《最苦与最乐》作者梁启超,别号饮冰室主人,思想家,学者。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游结束了,同学们都安全地回到了学校,老师这才如释重负地露出笑容。
  B.黄老师诲人不倦,从知识和思想两方面教导学生,学生家长对他十分敬重。
  C.他的信看似十分友好,但字里行间却能读出其言外之意,他并不真正欢迎我们。
  D.王刚数学不太好,他常常不耻下问,利用课间时间去办公室问老师数学题。
  6.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我们队能否进入决赛阶段。
  B.房内飘出了一股龙井茶的清香,我们享受着这难得的悠闲时光。
  C.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高尔基的《童年》,感触良多。
  D.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7—8小题。(6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可爱者甚蕃 蕃:多
  B.出淤泥而不染 染:沾染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庄重
  D.陶后鲜有闻 鲜:少
  8.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喜爱莲的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品德和情操。
  B.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的超凡脱俗。
  C.“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照应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含蓄的感叹中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D.作者写菊花的目的是表达对陶渊明独自避世、逃避现实人生态度的批判。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小题。(10分)
  ①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②其大指③。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②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注】①凛然:严肃、令人敬畏的神态。②了:明白。③指:同“旨”,意思、意图。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自是手不释书 释:解释
  B.群儿戏于庭 戏:嬉戏
  C.众皆弃去 去:离开
  D.水迸儿得活 迸:涌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