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690字。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及考生号,并用2B铅笔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涂改液。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不要折叠答题卡。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1—2题  1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7分)
  “和”字,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深处。“和睦”的“和”,是宽容而不偏狭、同情且有仁爱的“和”。“温和”的“和”,是容忍而克制、bīn bīn yǒu lǐ的“和”。“和气生财”的“和”,是微笑中______着温暖与睿智的“和”。“和平”的“和”,是抛弃shā lù、征战,珍视生命、谋求共处的“和”。一个“和”字,与不同字眼组合起来,寄托着中国人许多温暖、善良的感情和愿望。以和为贵、______的追求,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全部历史,______进奔流不息的民族血液中,镌刻在家国万代的文化基因里,mián yán至今。如果不了解这种追求,也很难理解中华民族为什么坚守“结伴不结盟、对话不对抗”的理念。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①bīn bīn yǒu lǐ ②shā lù ③mián yán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隐藏    和气生财    汇聚 B.蕴藏    和而不同    融汇
  C.寄托    一唱百和    融化 D.蕴藏    和光同尘    融汇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2.探究“和”文化,完成(1)—(3)题。(7分)
  (1)为了介绍“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某同学找到了以下几则材料,请你帮他去掉不符合要求的一项(    )(2分)
  A.故宫的三大殿被命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B.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
  C.蔺相如受命带和氏壁去秦国换15座城池,他见秦王没有诚意,可和氏壁已经在秦王手里,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和氏璧完好回归赵国。
  D.贺人新婚要讲“和和美美”“琴瑟谐和”。
  (2)班主任号召同学们以“和”为主题设计班徽,以下徽标最切合主题的是(    )(2分)
  A. B. C. D.
  (3)小唐在学校食堂排队打到饭菜后,不小心和一位同学撞到了一起,饭菜洒了那位同学一身。那位同学气得满脸通红,说:“没长眼呀,你!你怎么不看着点儿!”本着“和为贵”的处世原则,小唐会说:“______。”(3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17题  46分)
  一、古诗文默写。(6分)
  3.在古诗文中,有太多的遇见。“关关雎鸠,①______,窈窕淑女,②______”,这是君子与淑女的遇见;“③______,波撼岳阳城”,这是孟浩然与洞庭湖的遇见;“无意苦争春,④______”,这是陆游与一朵梅花的遇见;“山光悦鸟性,⑤______”,这是常建与古寺的遇见;“悬泉瀑布,⑥______”,这是柳宗元与小石潭的遇见……遇见,是世间美好的开始。
  二、古诗文阅读(13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丙】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