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题,约14700字。
2024年春学期无锡市初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经典常谈》是本学期必读书日,深受师生喜爱,学校开展“经典常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专题一:经学寻美】(25分)
(一)
1.字意溯源
东晋许慎在字书《说文解字》中说:“美,甘也。从羊,从大。”古人认为羊肥壮时,其肉味美,即“羊大为美”。
按照“六书”标准划分,“美”是字( )
A.象形 B.会意 C.形声 D.指事
(二)诗文寻迹
2.请在下面表格横线处填写合适的诗文。
味美 《礼记》中以美食为喻谈学习之道:“①______,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美丽 《诗经》中描绘出女子的美好情态:“②______,君子好逑。”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抒写古寺禅院的幽静之美:“山光悦鸟性,③______。”
美好 唐诗中抒发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前有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______,______。后有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⑤______。
古之先贤憧憬着一个美好的社会:《礼记》中写到“大道之行也,⑥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安得广厦千万间,⑦______。
请你写出具有“美”的意象或“美”的情感的一句古诗(前文诗句除外):⑧______,______。
3.找出以下诗文分类不正确的一项( )
A.《关雎》《蒹葭》按配乐性质划分均属于《诗经》中的“风”,属于地方民歌。
B.《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都是宋朝词人的托物抒怀之作。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友人》均以五言律诗抒写离别之情,其中都有一份洒脱。
D.《小石潭记》《马说》均为“唐宋八大家”的作品,主要通过议论表达作者情志。
(三)文化传承
4.学校开展“城市名片我制作”主题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历史文化名城无锡吴地文化追sù( )千年,泰伯奔吴,“三让天下”的谦逊是这座城市的美德;山水文化包孕( )吴越,范蠡西施泛舟太湖,东坡居士登顶惠山,文人墨客,流连于这座城市的美景;工商文化勇于探索,从薛福成到荣氏家族,一代代锡商用创新与实干zhù( )就“中国民族工业摇篮”的美名。
(1)给加点字注音。
包孕(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追sù( ) zhù( )就
(3)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前呼后拥 B.周而复始 C.纷至沓来 D.川流不息
(4)“城市名片”的背面印制了无锡市徽“玉飞凤”,并写有“无废城市,锡望你来”的宣传标语。你认为该设计能否体现无锡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请从图片和文字两方面阐述理由。
【专题二:读史明智】(17分)
(一)
白帝①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②尽,恸哭秋原③何处村?
【注】①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后杜甫寓居夔州期间,白帝城在夔州东。②诛求:强制征收、剥夺。③秋原:秋天的原野。
(二)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①。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②矣。”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减)
【注】①衽席:夫妻之间的关系和情感;②彬彬:文质兼备的样子。
5.下列对古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用复沓句法写白帝城云雨翻腾之景,强调白帝城的地势之高。
B.颔联在工整的对仗中传达了雨势的急骤,暗示了黑暗的社会背景。
C.颈联中的“逸”字写出了归马的悠闲,表现出战争过后短暂的安宁。
D.尾联中官府对寡妇搜刮尽净,表达了诗人对民不聊生的社会的隐忧。
6.下列对古文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皆弦歌之(弦乐器) B.韦编三绝(断)
C.适鲁(到……去) D.学者宗之(尊崇)
7.用“/”给古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
8.翻译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