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400字。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7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问题。
  即使横在我面前的是一条没有渡口的川流不息的河流,只要能穿过迷雾眺望一下对岸的风光,我也不会感到沮丧。即使前行的路上没有旅伴,只要有小草、山花相伴,我也不会感到孤独。即使山路多么陡峭崎岖,我也要不停地攀登。即使累倒在半山腰到达不了峰顶,总要比在山脚下看得更远。我不断努力的目的是为了想看到更美的风景。即使土壤多么① (贫乏/贫瘠),我也要播下希望的种子并且用心血和汗水去浇灌,即使最终②         ,(一无所有/一无所获)也不会mán(①)怨命运的不公。即使我不能获得掌声和鲜花,我也要潇洒地走上舞台放声歌唱。即使春日没有太阳,我也要站在沙滩上放飞我幽囚了一冬的思绪。即使明天大雨滂tuó(②),我也要去郊外的田野上漫游,让青春的风帆鼓荡起绿色的情思。即使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没有灯光,我也要摸索着辨认那紧闭的命运之门,然后举起手来咚咚咚地把它敲响。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2)请从括号中选择一个正确的词语填写在语段中的横线上。(2分)
  (3)对选文中画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搭配不当 B.语序颠倒 C.成分残缺 D.句式杂糅
  2.(3分)【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冥有鱼》选自《庄子集释》。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古时女子年满十六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称为及笄;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还没达到壮年,叫做弱冠。
  C.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D.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暑”代表“炎热”之意,如:“处暑”即为夏季最炎热之时。
  3.(6分)古诗文默写。
  读诗文,就是读美景,读自然。李白《送友人》中“青山横北郭,(1)          ”的诗句,让我们读到青山的静默、白水的流转,悟出明丽的环境,暗示的是离别;《题破山寺后禅院》中“(2)          ,潭影空人心”的诗句,让我们读到鸟与人的感受,悟出了山光、潭影空寂中的禅意;《小石潭记》中“(3)         ,(4)         ”的句子,让我们读到鱼儿忽动忽静的活泼,体会到了潭水清澈。读诗文,就是读诗人,读人生。陶渊明《桃花源记》中“(5)         ,(6)          ”的句子道尽作者对老老少少“安其居,乐其俗”的安适快乐生活的向往。
  4.(4分)综合性学习。
  对于中国人来说,以和为贵、与人为善,信守和平、和睦、和谐,是生活习惯,更是文化认同。习近平同志说:“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1)溯源“和”文化:请你根据积累列举一则与“和”文化有关的古代名言。(1分)
  (2)践行“和”文化:班级要举行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班会,轮到你做即席讲话,你想讲些什么?(要求突出主题,语言简洁得体,至少运用一个成语,不少于30字)(3分)
  二、阅读(50分)
  5.(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①“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审美意义上的身材胖瘦,有着各花入各眼的多元。然而,凡事皆有度,微胖萌萌哒,略胖显富态,但过胖往往就存在一些健康隐患了。临床研究表明,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与肥胖息息相关。
  ②人在吃,秤在看,甚至要为健康“买单”。据评估,全球2020年因肥胖和超重造成的医疗费用等经济损失达1.96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2.5%。可见,肥胖已从单纯的审美问题,演化成了健康问题、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48年就将肥胖症列入疾病名单。国务院新闻办此前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过50%”。这意味着每两个成华人中,至少就有一个超重。
  ③我国肥胖人群基数较大,地区分化趋势同样值得关注。从南北方看,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肥胖率前十名中没有一个南方省份,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称号的五座中国城市却全部在南方。成都以“万物皆可涮”闻名遐迩,其所在的四川省肥胖率却排全国倒数第五;佛山顺德因“一招鲜食遍天”牵动世界味蕾,其所在的广东省肥胖率只排全国倒数第六。川菜重油,粤菜偏甜,为啥辣妹靓仔中胖子却不多?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当地独特的膳食结构。四川人“无辣不成席”,辣椒恰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广东人“一日叹三茶”,茶叶具有刮油解腻助消化等功效,珠三角地区以两公斤的年人均茶叶消费量位居全国之首。由此可见,爱吃与肥胖未必划等号。注重膳食营养均衡,才能避免肥胖症“病从口入”。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MI)来定义肥胖与超重。
  BMI=

  (澎湃新闻)
  【材料三】
  ①饮食习惯或许因地、因人而异,但勤于运动却是爱吃不胖的共同秘诀。据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指导,人民网发布的《2022国民健身趋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