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040字。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怠慢(dài)    维幕(wéi)     陨石(rǔn)     大彻大悟(chè)
  B.行辈(xíng)   家眷(juàn)    悬殊(xuán)    填衣无缝(tiān)
  C.斡旋(wò)    渺远(miǎo)    龟裂(jūn)     销声匿迹(xiāo)
  D.两栖(qī)      瞄准(miáo)    凫水(fū)     人情事故(shì)
  2.(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你开始像艺术家一样寻求,美便时刻伴随着你的脚步。缠绕在旧篱笆上的青藤焕发着生机,阳光穿过     的旷野直达你的内心,天穹紫幕中挺拔的榕树让你的心灵获得力量……这一切,丰富着你的精神世界,你的内心会变得     。当你从单调沉闷的日子里      着美丽的花朵时,你      已经是一位艺术家了。
  A.晦暗  生机盎然  采撷  就
  B.晦暗  勃勃生机  采集  就
  C.晦涩  勃勃生机  采集  也
  D.晦涩  生机盎然  采撷  也
  3.(2分)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翻开语文课本;开启一段文学之旅。①我们在民俗画卷中,与迅哥儿一起随着归省的母亲,回到偏僻的平桥村,伴着皎洁的月光去看社戏□跟随着刘成章的脚步,观看让人叹为观止的安塞腰鼓表演;伴着吴伯萧暖融融的灯笼火光,畅想       烈火燎原的盛况□在科学小品文中,与翩然而归的燕子一起迎接草长莺飞的春天;与定期迁徙的大雁一起冲破三月暖流的雾霭;②与小小的沙砾翻越山麓、跨越沟壑,破解“海枯石烂”的密码……
  A.“表演”“盛况”词性相同,“灯笼火光”“定期迁徙”短语类型不同。
  B.文段中两个□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分别是:分号、省略号。
  C.画线句①中,“在民俗画卷中”作状语,“归省”作谓语。
  D.画线句②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翻越”“跨越”调换位置。
  4.(2分)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社戏》中提到的“老生”“小生”“老旦”“小旦”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年轻男子、老年女子、年轻女子。
  C.保尔的一生中有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他的初恋情人冬妮娅,在铁路总工厂任共青团书记时认识的达雅,以及他的妻子丽达。
  D.离开桑菲尔德庄园的简??爱把包裹落在了马车上,她一路乞讨,最后晕倒在牧师圣约翰的家门前,被圣约翰和他的两个妹妹救下。
  5.(3分)名著阅读。
  学校开展“读名著学榜样”活动。任选一部名著,你会选择书中哪一位人物做榜样?概括其相关故事情节,谈谈这个人物带给你什么样的榜样力量。
  备选名著:《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6分)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
  (1)关关雎鸠,           。(《关雎》)
  (2)蒹葭萋萋,          。(《蒹葭》)
  (3)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4)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小石潭记》)
  (5)《礼记》中提出了“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的社会理想,《桃花源记》中对这一社会理想用
  “          ,          ”进行了生动形象地描绘。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7.(3分)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
  淇上①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②已伤离,荒城③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注释】①淇上:淇水,水名,在河南北部。②祖帐:即饯别。③荒城:指诗人当时被贬之地济州。
  A.甲诗首联着一“望”字,即将目光从京城移向风烟迷蒙的巴山蜀水,充满深情厚意。
  B.乙诗首联中“方”“还”两字写出了诗人与友人见面时间短暂,表达了来去匆匆的遗憾。
  C.乙诗颈联是诗人怅立所见,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凄清苍凉景象。
  D.甲乙两诗同为送别诗,表达的感情非常相似,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伤感和不舍之情。
  8.(14分)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