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23670字。

  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9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场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医药在历史发展中取得重大成就,不仅守护了中华民族的健康,也对全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明、清时期发明的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是医学接种免疫预防的先驱,曾传播到西方,为全球最终消灭天花作出了贡献。青蒿素的发现也是从中医药典籍中获得灵感,已经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中医学与西医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论体系差别很大,治疗疾病各具特点、各有优势。中医学的研究方法蕴含着系统论,主要以整体为着眼点,多以定性观察为手段,一般采用综合的方法进行辨证论治;西医学的研究方法体现着还原论,主要以局部为着眼点,多以定量实验为手段,一般采用分析的方法进行辨病论治。可以说,中医和西医是人类医学之树上生长出的两个枝繁叶茂的分枝。现在,连接中医和西医的桥梁越来越多,正在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现代医学的技术方法极大推动了传统中医药的现代机理研究,中医药的整体观和系统观极大丰富了现代医学的内涵,二者的结合应用极大提高了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我们也要认识到,在促进中医药发展过程中,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并做好传承创新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使其发挥更大作用,需要付出更大努力。中医药走向世界还有许多瓶颈和门槛,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尊重中医药理论,加强现代科学研究。充分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深入梳理总结中医药学术思想,更好发挥中医药学整体综合的原创优势。在尊重中医药典籍、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入研究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应用,用现代科学语言阐释中医药独具特色的诊疗方法和作用机理,发挥中医药在个体生命全周期健康维护中的优势。
  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加大对中医药文化宣传推广力度,保护中医文化内核,坚定树立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这一文化自信。规范和推动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传播,营造珍视中医药文化、崇尚中医药学习、发展中医药应用的社会氛围。强化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促进形成符合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坚持开放共享,积极推动中医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更大作用。加强中医药学与世界医学的沟通和交流,突出中医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提升对话能力与解释能力,促进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中医药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既要保持自身特色,又要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推动中医中药国际标准制定,积极参与国际传统医学相关规则制定,不断拓展中医药走向世界之路,让中医药更多造福人类健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更大作用。
  (摘编自李晓红《让中医药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更大作用》,有删改)
  材料二:
  2021年10月,哈佛大学马秋富实验室发现,用很细的电极插入小鼠的足三里穴位并通电刺激,模拟针灸的效果一轻度刺激小鼠,能很好地控制小鼠身体的炎症反应,减轻小鼠的败血症病情。这项研究固然还无法帮助我们彻底搞清针灸的道理,但很可能为我们解释传统医学中“穴位”这一重要概念打开了大门,为进一步探索针灸对于调控身体不同系统的医学价值提供了一个入口。
  我们知道,传统针灸技艺的核心就在于,用很细的针精确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明、清时期发明的“人痘接种术”最终消灭了全球流行的天花。
  B. 中医理论把人看成整体,西医学则着眼于局部,辨病论缺乏整体观。
  C. 马秋富实验室的发现,从现代生物技术角度初步解释了针灸的科学性。
  D. 针灸就是刺激神经系统,来影响身体的其他系统,从而达到治病效果。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医和西医正在相互结合、共同发展,随着它们在理念和技术上的不断融合,两种医学体系的差别将逐步缩小。
  B. 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药,用现代科学语言来阐释中医药,这说明现代科技是中医药未来发展的基础。
  C. 大力宣传中医药“治未病” 理念,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有助于人们养成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D. 各国传统医学都有把人体看成复杂系统 基本理念,所以“开辟一条走向系统医学的新路”,实质上就是回归传统。
  3. 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开篇即指出中医药对全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巨大,然后列举科学史上的两则实例,论证简洁有力。
  B. 材料一阐述中西医的关系,在分析两者差异的基础上指出中西医有很多共性,结合应用的前景广阔。
  C. 材料二举金庸武侠小说中张无忌为常遇春疗伤的情节说明针灸的特点,体现了科普文章的趣味性。
  D. 两则材料都提及西医学的还原论,材料一解释其手段与方法,材料二则以形象的比喻生动地阐述了其中原理。
  4. 根据材料一,梳理概括中医药走向世界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5. 有人认为,所谓“中西医结合”就是基于现代医学的理念与技术,发展传统中医的优势项目,摈弃其中“不科学”“说不清”的部分。请结合材料相关内容简要评价上述观点。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辨病论缺乏整体观”曲解文意。文章只是说“西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以局部为着眼点……一般采用分析的方法进行辨病论治”,并没有就说他们缺乏整体观。
  C.“从现代生物技术角度初步解释了针灸的科学性”无中生有。原文说的是“想要解释这种远程性和系统性的作用,在现代生物学的范畴里,我们能找到的主要就是这么五样”,与选项无关。
  D.“针灸就是……”过于绝对。原文说的是“从这个角度看,针灸的作用,很可能就是刺激其中一个系统……”,作者在文中只是猜测,并不一定是事实。
  故选A。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第二场
  廷祸
  刘彻——汉武帝
  李和嫣——都尉,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同族兄弟。
  郑履忧——骑都尉李陵麾下的骑兵。
  杜 周——字长孺,廷尉,后擢升御史大夫。
  黄 门——官职,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皆以宦官充任。
  (长安,未央宫武台殿。巨柱擎天,长帏垂地。筵席摆开,钟磬编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