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850字。
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这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我们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在此背景下,塑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意味着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形成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格局和生产生活方式,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从全球视野看,国际社会也普遍推崇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可以预见,未来有竞争力的产业须具备绿色低碳相关的核心竞争优势,否则就难以跟上全球范围内的绿色发展浪潮。各地要在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过程中,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塑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努力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要具备突出的绿色低碳化特征,这就要求我们的产业政策必须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能消极对待碳达峰碳中和、盲目发展“两高”行业。同时,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并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通过推动产业体系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开辟经济发展新路子,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需要坚持三项原则。一是要把握好节奏。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应统筹谋划好产业更替、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久久为功、持续推进。二是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要防范好各种潜在风险,统筹好经济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三是注重区域协同发展。地区间应增强产业优势互补,促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避免同质化竞争。
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一是强化节能减排降碳硬约束,倒逼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完善和强化能耗“双控”制度,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二是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融入传统优势产业发展中。三是立足本地优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四是着力打造现代能源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抓好传统化石能源清洁开发和利用,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深入推动能源革命。五是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充分发挥绿色技术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
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还需要建立健全与之配套的激励机制。一是完善产业绿色发展相关的要素保障机制,完善用地、财政、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使资金、人才、土地等要素配置向有利于形成绿色低碳化产业竞争新优势的领域聚集。二是推动形成碳达峰碳中和框架下的“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三是夯实相关产业发展的市场基础,加快建设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绿色电力交易市场,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合理布局。四是为产业绿色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在全球气候治理框架下广泛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国际合作,增强我国产业绿色发展竞争新优势。
(摘编自张友国《如何在双碳目标中锻造产业竞争优势?》)
材料二:
中国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高’行业”在文中是指不具备绿色低碳化特征的高污染、高耗能的资源型产业。
B. “增长引擎”在文中是指为实现可持续增长 经济效益提供引擎作用的数字化举措或机制。
C. “激励机制”在文中是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而采取的促进新产业竞争优势的系统做法。
D. “伙伴关系”在文中是指为推动清洁能源在能源变革中发挥主导作用而建立的合作关系。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未来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须具备绿色低碳的核心竞争优势。
B. 新 产业突出绿色低碳化特征,在制定产业政策的时候就要积极对待,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C.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完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合作机制,这都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
D. 我国与共建国家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的倡议,通过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为多个共建国家培训众多绿色发展人才。
3. 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鄂尔多斯兴庆区沙漠休闲运动公园植树基地里,1000余名志愿者在黄河东岸台地上,距河面垂直高度15-30米左右的沙丘上,栽种了约1.4万株树苗。
B. 江西省南昌市市民顾丹,最近新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花上20来块钱充满电,能开上500多公里,经济实惠、节能环保,开起来既方便又舒心”。
C. 浙江正泰集团在乐清海涂上建起的光伏发电项目,不仅每年能发电1.8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4万吨,还能在光伏板下、盐碱地里成功引种“海水稻”。
D. 上海“碳普惠”项目正在积极筹备,绿色出行、简约包装等低碳行为所产生的碳减排量将被核算,变成每个人账户里的碳积分,让人们从低碳行为中获得实惠。
4.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两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图12011-2020年中国 图22011-2020年中国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
A.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从大局出发,全面考虑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B. 2011-2019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幅度明显;2019年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幅趋缓,这说明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已进入瓶颈期。
C. 碳达峰碳中和的任务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这意味着需要统筹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防范潜在危险,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D. 2011-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化,煤炭消费占比下降明显:2011年煤炭消费占比超过了70%,而2020年则下降 56.8%。
5. 在推动产业体系绿色转型过程中,有人在网络上发帖表示:“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请结合材料,拟写发言提纲,对此言论表达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侏儒
【法】马塞尔•埃梅
到里昂的时候,巴纳布恩的马戏班举行盛大演出。三十五岁的矮子丑角照例登台,表演了他的拿手好戏。他身着彩服,由蛇人搀扶,粉墨登场。那蛇人像一根细长的杆子,矮丑仰面望去,看不见他的顶部。两个宝贝,一高一矮,高的高得超众,矮的矮得出奇,观众一见便哄堂大笑。蛇人跨一步,矮人就得连走六七步。来到场子中央站定,蛇人瓮声瓮气地说:“我有点乏了。”观众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