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180字。
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考生答题时,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修润(yùn) 拖杳(tà) 陡峭(qiào) 如释重负(shì)
B.悠闲(yōu) 遗撼(hàn) 迸溅(bìng) 悲天悯人(mǐn)
C.涉足(shè) 妥帖(tuǒ) 锲约(qì) 血气方刚(xiě)
D.矜持(jīn) 执着(zhuó) 瞬息(shùn) 忍俊不禁(jùn)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阅读是一种______的过程。经典性作品,______时间的筛选,一定有着______的思想,丰富的内容,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______的峰巅。
A.循循善诱 经过 深厚 到达 B.循序渐进 通过 深厚 达到
C.循序渐进 经过 深邃 达到 D.循循善诱 通过 深邃 到达
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黄昏时刻,大地上的房屋、树木渐渐模糊,②天空也渐渐苍茫、辽阔起来。③落日熔金,有一群回巢的小鸟正飞过。④这是一天的落幕时分,却端庄如一个仪式。
A. “的”“渐渐”“苍茫”三个词词类各不相同。
B. “仰望苍穹”一句应放在句②后。
C.句④中的“这”指代“有一群回巢的小鸟正飞过。”
D.句④是病句,修改应将“端庄”改为“庄严”。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海底两万里》写尼摩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
B.《红岩》中甫志高自作主张吸收了郑克昌入书店工作,江姐分析发现郑克昌形迹可疑。
C.《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骆驼祥子》名著阅读。(3分)
悲惨的老车夫老马说:“干苦活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请结合祥子的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古诗文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爱莲说》)
(4)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5)杜甫在《望岳》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不畏艰险、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6题。(3分)
【甲】登飞来峰 王安石 【乙】晓行望云山① 杨万里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霁②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却有一峰忽然长③,方知不动是真山。
注释:①云山:云和山。②霁(jì):雨雪停止,天放晴。③长(zhǎng):长大,生长。
6.对两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甲乙两首诗中,诗人都交代了登山的时间、地点,描绘了奇美的山景。
B.甲诗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C.乙诗第二句写“奇峰”依稀可见,描绘云、山相接,连成一片,绝难分辨的景象。
D.两诗的三四句都揭示哲理: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14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